2024-05-05 06:26 星期日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
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潞安煤基合成油达欧V标准 已用作上海世博会
字号:[    ] 发布时间:2010-08-02 00:0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人:黄振东

    从黑色的煤炭到清澈的汽油或高标号柴油,煤制油技术和成本控制曾经是那么的高不可攀。而如今,达到欧洲V标准的潞安煤基合成油已经被用作上海世博会部分油轮和公交车辆的环保调剂油。

  今年以来,一拨又一拨的煤化工领域院士、专家来到山西纵论世界煤化工研究方向、细谈中国煤化工产业走向。许多人还对潞安集团百万吨煤基合成油产业化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谨慎论证,并对煤制油示范企业在实现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献计献策。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既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用煤制油的国家,而潞安集团又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掌握铁、钴两种催化剂生产煤制油技术的企业,且该企业21万吨合成油示范项目生产出的主导产品柴油的质量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那么,出于对国家能源安全的考虑,本着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推动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煤基合成油产业化项目尽快实施规模化生产,就不仅极具战略意义,而且颇有经济价值。

  众所周知,进入本世纪以来,国际油价的整体趋势是节节攀高,而我国的能源储备和能源消费情况又是“富煤穷油”和“以煤为主”。如今,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潮流,世界能源发展也进入以低碳化为主要特征的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作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的我国,正面临着从高碳能源为主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巨大压力。庆幸的是,中国学界、企业界图谋“煤制油”由来已久,转化技术已经不是问题,示范项目也屡传佳绩。当今正是规模化产业开发的最好时机。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李静海在谈到“煤变油”时说:山西很早就重视煤合成油技术,并且已经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这是对国家的贡献,可以考虑建一座规模化生产的煤合成油工厂,因为这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高端煤化工人员培养和技术储备。今后,中国对煤炭的利用要从燃料的认识中跳出来,要把煤炭当做一种原料来考虑。

  鉴于国家发改委目前暂时停批煤变油产业化项目的审批,中国石油和化工规划院院长顾宗勤建议到,中国的煤化工已经“热”了好几年了,但总体还是说的多,做的少。低加工的多,高技术的少。发展新型煤化工,地方政府要有前瞻性。不管是以国家示范实验区还是以其他方式加快推进,山西必须提早动手,做好项目前期准备,一旦审批放开,立刻就能接续上,与政策同步。

  中国煤科总院北京煤化工分院院长曲思建也说,山西新型煤化工产业要优先发展煤制油,因为“十二五”期间,低碳清洁能源将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和公众的青睐。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工程院院士谢克昌认为,世界煤化工的主战场在中国。作为煤炭大省的山西大有可为。如今山西煤化工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积极推进SMFT和MTG工业示范,尽快扩大到百万吨级规模,利用低成本的煤炭资源和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实现高效益。

  山西煤化所所长、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建国自豪地说,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持续攻关,山西煤化所现已掌握并拥有了成熟的煤制油核心集成技术。

  记者了解到,德国和南非是世界上两个较早涉足煤变油的国家。技术上也较成熟,而且南非的产业化程度还很高。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的许多省区在煤变油技术研究、专利引进上也成效显著。其中山西研发煤制油历史最久、示范效果也值得傲人。

  据悉,从1958年到1961年间,山西曾一共建立了34个炼油厂,由于技术、成本和质量不过关,这些炼油厂后来大多改建成氮肥厂。改革开放后,山西煤制油试验再次上马。1981年,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开始进行煤制合成油的开发研究,并开发了两端法固定床煤制油装置。1989年,试验取得重大进展,百吨级中试装置连续运行1600小时。上世纪90年代始,合成油工业化试验已经取得了年产2000吨汽油、副产品750万立方米煤气的好成绩。可惜当时由于国际油价很低,煤制油成本高于进口石油,加上我国已经开始大量进口石油,这套工业化装置在实验成功后就闲置了。1997年后,山西集中精力研发国际上先进的浆态床技术。2000年,在实验室研制出高效铁基浆态床催化剂。2001年,山西省政府和中国科学院签署协议,重点进行工业化放大技术的示范研究和高新技术的系统优化集成。2004年,中试平台建成运行,经过多次实验最终获得了全套流程的工艺参数。2005年,潞安集团中标筹建示范厂。2008年12月22日,1号钴基固定床FT合成油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产出了中国第一桶煤制油!2009年7月10日,2号铁基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随后产出了高品质的合格成品油。

  潞安集团董事长任润厚告诉记者,年产 21万吨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自从2009年投产以来,共生产柴油2.5万吨,石脑油1.5万吨,化肥6000吨。不仅成本控制在了微利的水平,产品质量也越来越好,现在加工出来的产品除了保证自己企业的示范车辆使用外,还分别销往山东、河南、上海等地。最近上海方面共买了150吨煤制油来做调剂油品,主要用来世博会接送游客的游船或公交车。检测数据显示:车辆使用煤制油一是耗油少,可比普通柴油节省10%左右;二是杂质少,燃烧充分,几乎不冒烟,而动力性却一点不差。

  记者了解到,潞安21万吨合成油示范项目已经实现全部达产,日产油600吨,年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按照时下煤价每吨407元、油价每桶70美元计算,煤制油的成本在油价每桶45美元的时候可以持平,油价越高,煤制油的效益型越能体现。21万吨示范项目运行这几年性能越来越稳定,尤其是催化剂表现出来的优良性。目前吨催化产油能力达到1200吨以上,是国外同类技术的3倍以上,已经具备了建设百万吨级产业化的条件。

  据悉,目前国内提出煤制油项目欲上报国家批准的的省份已经有山东、河南、内蒙古、陕西等好几个,涵盖直接液化制油和使用催化剂间接变油两项技术,而且已制出油的企业已经有潞安等三家。可见未来的中国,将是世界煤变油的主产区和主要消费区。在项目准备和技术转化上,不少专家认为,山西尽管优势明显,但步伐还是迈得慢了些、小了点。

  记者了解到,潞安煤基合成油百万吨产业化项目初步建设方案为年生产能力360万吨,分两个系列建设,单系列180万吨/年;产品方案:柴油230万吨,石脑油95万吨/年,液化气35万吨/年,副产硫磺30万吨/年,化肥50—100万吨/年。根据市场需要,还可以生产石蜡、润滑油登上那个百种化工产品。该项目总投资400亿元,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300亿元,利润50亿元。年使用煤炭1600万吨左右,其中原料煤使用下组高硫煤1370万吨,,潞安集团自己的煤矿即可完全满足。总耗水量3000万吨左右,视煤质变化还可降低。该项目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回收利用煤炭开采过程中预抽瓦斯和焦炉气作为煤制油的补充原料气体。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富裕氢气、高纯度氮气和二氧化碳废气生产化肥、低热值尾气和低浓度瓦斯发电。通过联产尿素和焦炉气、煤层气重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00万吨,矿井水作为本项目的生产用水,处理后回收重复利用,可实现污水零排放。另外煤炭中所含的硫份也将全部回收生产为硫磺。

  360万吨项目全部达产后,由于实现了规模化,当国际油价在39元/桶时,即可实现盈亏平衡(前面已经讲过:21万吨示范项目的盈亏点是45美元/桶。可见,规模越大,盈亏点越低,这意味着经济效益越好)。当油价为55美元/桶时,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0.02,当油价为85美元/桶时,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8.48%,具有较高的盈利水平。

  记者了解到,潞安煤制油百万吨级产业化项目除了具有技术上的优势外,还具有很多外部的有利条件。一是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山西省委、省政府已经为山西定下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基调,把新型煤化工列为了山西的第五大支柱产业。潞安集团董事长任润厚私下里自嘲说:随着国家和山西对煤制油的更加重视,他在山西省煤制油领导组的职务是越来越低了,现在仅仅是一个组员。但令他心服口服的是,袁纯清上任第6天就来到了潞安视察,与他讨论企业发展煤化工时,居然脱口就能说出“发展新型煤化工至少要做到MTO或者MTP”这样的术语,不简单!足显山西主要领导对煤制油项目的重视程度。

  二是人才支撑。山西集中了以中科院煤化所、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中国煤炭科学院山西分院、地方煤化工院所、高校师资和研究队伍等一批国内外煤化工领域具有较强实力的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近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山西已经成为全国仅有的集科研开发、工程设计、建设施工、生产为一体的煤化工产业基地。而潞安又是全国唯一家具有三年示范生产经验的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实际经验,磨练出了一只技术队伍。发展大规模的煤制油,离开了高素质的研发、生产、管理队伍,那将是无本之木,潞安无此之忧。

  三是原料优势,潞安集团煤制油采用的是目前不宜开采的下组煤炭高硫煤作为产业化的原料,不仅盘活了许多资源老矿,降低了合成油成本,还可为山西未来底下的400亿吨高硫煤找到出路。

  四是水资源优势,采用节水工艺后,项目总用水在华北地区相对富水的山西长治不仅不会造成争水现象,还能够提高水的循环利用价值。

  五是资本优势。最近,许多金融机构和财团主动找到潞安,要求注资或贷款。理由是潞安去年的综合效益居全国煤炭企业前列、山西省第二。他们非常看好潞安煤制油项目,想捷足先登,以便尽早分得一杯羹。

  面对这么多的优势,任润厚依旧十分慎重。8月初,潞安集团将邀请国内煤化工领域的院士和专家进行再一次的研讨。用任润厚的话说,就是把好事做得更好,细化每个细节,争取用最优异的成绩拿到第一张“路条”。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各类新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

技术支持: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京ICP备190060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339号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