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0 10:30 星期五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
首页 >> 历史资料 > 研究报告 > 正文
低碳经济对新疆煤炭产业发展的影响
字号:[    ] 发布时间:2010-07-15 00:00:00 来源:新疆财经 发布人:黄振东
  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将推行低碳经济作为缓解气候变暖、打破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新疆是煤炭大省,但是新疆煤炭产业存在生产单一、科技含量低、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亟待通过产业转型提高经济效益,发展以洁净消耗为主,防治污染的能源消耗模式,实现煤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新疆能源利用的主要特点
  (一)新疆能源消费需求逐年增加,碳排放量不断增大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需求逐年增加。能源消费总量由1990年的1924.38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07年的6575.92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7.07%。特别是在1996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新疆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大于GDP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大于1。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数据显示,新疆碳排放量的增加与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几乎一致。也就是说,随着新疆能源消费量的增加,新疆的碳排放量也在不断增长,由1990年的1251.43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4053.5万吨,年均增长6.75%。为了保证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我国提出节能降耗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十一五”规划的出台,更强调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
  (二)新疆能源强度不断下降,但能源强度高于全国水平
  能源强度是指每产生万元GDP所消耗的能源,即单位GDP的能耗,它是反映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降耗的主要指标。新疆能源强度与全国能源强度变化趋势相同,自1990年以来,能源强度均逐年下降。特别是随着新疆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演进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能源强度大幅下降,由1990年的7.36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07年的1.87吨标准煤/万元,年均下降7.91%。
  新疆的能源强度值均高于全国水平,说明新疆在能源利用率、节能和能源结构优化方面与全国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新疆要降低能源利用中的碳排放量,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消费比例来实现;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降低能源强度。如果仅强调降低能源强度,而不重视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则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就有可能部分地抵消能源强度对碳排放下降所起的作用。而且,新疆能源强度下降和能源结构调整的空间还很大,新疆碳排放在未来还是有下降的空间和潜力的。
  (三)新疆与全国分行业的碳排放量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
  新疆与全国分行业的碳排放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新疆工业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较高且在不断上升,而且新疆工业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上升幅度要高于全国水平。新疆工业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由2002年的67.06%上升到2007年的87.62%,上升了20.56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工业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仅上升了3.24个百分点。新疆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略有上升,由2002年的5.85%上升到2007年的7.19%,上升了1.34个百分点。除工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外,新疆其他行业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水利业)由2002年的4.75%下降到2007年的3.04%,下降了1.71个百分点。
  二、新疆煤产业发展的两难选择
  (一)新疆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对煤炭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新疆经济处在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人民生活小康化等社会经济发展态势都会对能源产生巨大的需求。这一时间,由于市场总体上将会呈现卖方市场特征,所以企业主进行低碳技术与产品创新的意识较差。这些又会进一步加剧能源需求及其高碳特征。由于新疆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占主要地位,煤炭消费变化与能源消费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统计数据显示,1994年、1995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7年煤炭消费的增长率甚至高于能源消费的增长率。由于新疆现有的资源状况和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新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新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煤炭在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但在低碳经济中却变成了比较劣势。如何在低碳经济的新一轮全球挑战过程中变劣势为优势,在大力发展新疆煤产业的同时,实现新疆经济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是新疆煤产业面临的难题。
  (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新疆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
  从新疆的能源结构看,化石能源占整体能源结构的95%以上,煤炭所占比重也很大。虽然高碳排放的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69.6%下降到2007年的57.8%,但新疆经济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仍然靠高碳能源所驱动。因为从新疆的经济结构来看,经济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就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的高碳消费特征又加重了新疆经济的高碳倾向。2002年-2007年新疆工业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年均增长4.56%。新疆以煤为主的高碳结构对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污染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三)新疆经济的高碳倾向与国家低碳经济的要求形成尖锐的矛盾
  新疆的工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要特征,石化基地、煤电煤化工基地的建设是形成新疆主导产业的必经之路。没有主导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没有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新疆主导产业又恰恰是以高碳为主要特征的。放弃了石化、煤电煤化工,等于放弃了新疆加快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主导产业;坚持主导产业的发展,又面临低碳经济的压力和约束。这正是新疆经济和工业化所必须面对的主要矛盾。
  既要推动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又要降低碳排放、满足低碳经济的约束和要求,新疆煤产业就必须转变增长模式,在资源的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和大幅降低环境污染上下功夫。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解决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问题,新疆才能够走出两难选择的被动局面。
  三、新疆煤产业发展的模式转换
  (一)延伸转化模式
  资源加工越精深,则循环链越多,循环利用越充分。新疆煤炭资源开发要加快“三转”:一是煤转电。抓住我国电力需求拣续高速增长这一机遇,大力发展工业硅、碳化硅、镁合金等载能产业,将煤电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煤转焦。坚持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新疆现有选煤、焦化生产工艺,整合焦油、焦炉气资源,发展焦化深加工。加快建设煤、焦、电、冶产业,推进煤炭、电力的多层次利用和加工转化增值。三是煤转气。大力发展煤炭气化,采用洁净煤加压气化技术生产合成气,向下游延伸发展,形成产业链条,延长煤气化―甲醇―烯烃、煤气化―甲醇―二甲醚、煤气化―合成氨―尿素等产业链。
  (二)综合利用模式
  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综合利用煤层附近分布的所有有价值的共生、伴生资源,如煤矸石、煤层气、矿井水等,以此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减少废弃物排放,降低煤层气、水等对煤炭生产可能造成的危害。大力发展煤电一体化,促进资源的综合和高效利用。在煤矿开采中经过细选加工,使洁净煤用于外运,提高外运的效益;洗选出的洗中煤、煤矸石就地发电,即利用了废物又降低了发电成本;疏干水用于发电厂的循环水和发电用水;粉煤灰用于生产水泥,治理采煤沉陷区。从而解决煤电分离体制下煤矸石、疏干水、粉煤灰废弃污染问题,使煤炭和废弃物都得到合理利用,从而使节能环保效果显著,综合效益提高。
  (三)产业耦合模式
  煤炭资源在精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可以成为另一个新产业的原料,从而实现产业间耦合协作,实现多级利用、多层次增值。如利用煤炭洗选过程中产生的煤泥生产型煤;煤炭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煤气用来发电和民用,焦油和苯发展煤化工;电厂余热用作居民供热;粉煤灰作为水泥辅料等等。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各种副产品,大力发展相关产业,促进相关产业良性发展。
  (四)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将物质流动方式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线性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合循环模式。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煤炭资源开发路径探索,煤炭产业在发展定位上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综合利用”,重点解决好煤炭开采方式、煤炭转化途径、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配套、水资源利用及后续产业发展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矿区井田的潜在价值。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各类新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

技术支持: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京ICP备190060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339号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