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8 17:17 星期日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
首页 >> 历史资料 > 研究报告 > 正文
2010年国内炼焦煤市场综述
字号:[    ] 发布时间:2010-05-10 00:00:00 来源:中国煤炭运销协会 发布人:黄振东

    一、1-4月,国内炼焦煤市场一波三折

  1、春节前,炼焦煤资源“被短缺”

  1月份本是炼焦煤市场淡季,但由于动力煤资源严重短缺,“保电煤”成了政府、铁路、煤矿重要的政治任务。为解决电煤资源不足问题,大量炼焦原料煤被送进电厂发电,对炼焦煤市场形成“抽血”。受“保电煤”政策影响,冶金、水泥、化工等非电力行业正常的煤炭需求得不到保障,陷入政府不支持、煤矿不供应、铁路不发运的困境,人为造成了炼焦煤资源短缺现象。

  2、节后市场疲软属正常的周期性波动

  一是春节长假期间煤炭消费需求周期性下降。春节期间,工厂放假、工地停工,国内煤炭消费需求萎缩。每年春节长假过后,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社会库存都会大幅增加,这是煤炭市场正常的季节性波动。

  二是煤炭产量有所增加。一方面,进入2010年,煤炭企业争创一季度开门红热情高涨,生产积极性增加;另一方面,受高煤价利益驱动,一些地区小煤矿死灰复燃,以技改为名偷采煤炭或夜晚偷偷生产;此外,节前“保电煤”给西部地区提供了充足的铁路运力,一些长期受运力制约的西部煤炭企业生产能力充分释放,产量大幅增加。

  三是煤炭进口激增。国内煤炭资源紧张,下游行业不得不到国际市场寻找煤炭资源。一季度,我国进口煤炭总量达到4441万吨(其中炼焦煤1088万吨),同比增长227%(进口炼焦煤增长216%),进口炼焦煤大幅增长,增加了国内资源供给。

  3、3-4月份,国内炼焦煤市场进入“修复期”

  一是长假过后,下游需求逐步恢复。进入3月份以来,工业企业、建设工地逐步恢复正常生产,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载能产品需求渐趋常态,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正常水平。

  二是旺季市场需求回升。随着气温的回升,钢材市场逐步进入消费旺季,下游需求持续增长、钢材库存迅速消化,炼焦煤需求快速增长。

  三是安全事故影响煤炭产能释放。3月份,内蒙、河南、山西等主要产煤省(区)技改煤矿相继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为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安全监管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煤炭产能的释放。

  四是炼焦煤进口难度加大。国际钢材市场持续回暖,全球钢铁产量大幅增长,国际市场炼焦煤资源紧张、价格飙涨,进口炼焦煤成本升高、难度加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回升和炼焦煤资源供给增速减缓,国内炼焦煤市场逐步由资源宽松、局部过剩,恢复到供需基本平衡的市场格局。

  二、未来市场需求仍有增长空间

  1、财税政策基调不变,政策环境有利。

  从一季度以来的中央经济政策导向来看,近期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刺激政策不会马上退出。

  2、投资增速可能放缓,但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2010年,中央政府投资政策的总体思路是:“严控新上项目”、“重点完成在建项目”、保持“投资适度增长”。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财政、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将对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将产生一定消极影响。受此影响,2010年国内基本建设投资增速可能放缓,但考虑 2009年我国投资规模的巨大增长,2010年投资规模的基数已经被大幅提升,在建重点工程规模庞大,需要继续投资,只要投资规模保持适度增长,就足以支撑建筑钢材水泥等下游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尽管中央政府提出了控制“投资适度增长”的目标,但地方政府投资热情依然高涨,近期许多省市提出了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建设规划和政府投资计划,将引发新的投资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用钢需求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3、房地产市场调控对炼焦煤市场或“利好”大于“利空”

  国内房地产市场存在比较严重的“泡沫”已经在业内达成广泛共识。一线城市房价井喷式上涨将使房地产行业面临更加严厉的政策调控。目前,国家对房地产行业采取的调控政策是“抑制需求”与“增加供”给双管齐下。短期来看,尽管一些尚未开工的商品房开发项目可能受到政策影响,但已经开工的房地产项目不可能停工下马。打击屯地、增加土地供应、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均为增加房地产建设规模的利好因素,将对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构成直接利好。长期来看,如果房地产市场调控得当,将可避免房地产行业大起大落的市场波动,对房地产及上游钢铁、煤炭等行业的健康发展均为有利。

  当然,如果抑制需求出现矫枉过正,就可能影响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并对上游煤炭行业产生不利影响。需密切关注政策导向。

  4、“扩内需”增加能源需求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深化,“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各工业生产部门面临的普遍问题。过去,我国解决产能过剩的措施主要是扩大出口,然而,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国际市场逐步趋于饱和,特别是金融海啸之后,国际市场消费能力下降,贸易摩擦增多,我国出口贸易环境急剧恶化,通过继续扩大出口来消化国内产能变得越来越困难。未来我国持续增长的生产能力将主要依靠扩大内需加以解决。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将持续拉动国内汽车、家电、住房、等相关行业增长,并直接或间接地拉动国内钢铁、煤、焦需求。

  5、“城镇化”进程加快,将对建材行业构成持续支撑

  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和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最好的办法是减少农民的数量――推进城镇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城镇化”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统计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人均能源消费水平是农村人口的3倍左右,“城镇化”进程加快必将拉动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城镇化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将对钢铁、水泥等建材行业形成持续支撑。

  6、放宽垄断行业市场准入或引发新一轮投资潮

  楼市疯狂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国内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狭窄所引发的大量投资、投机性需求。当前,国内金融、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等垄断行业均对民间资本设置了或明或暗的层层壁垒,多数民间资本只能选择非垄断行业进行投资,从而形成了竞争性行业被过度投资、产能过剩,垄断行业资源紧张、存在超额收益,民间资本闲置、大量热钱涌入楼市的怪现象。

  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央政府正在着手制订促进民间投资增长的鼓励政策,民间资本的投资范围和投资环境有望得到进一步扩大和改善,而一些垄断行业开放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则可能引发新一轮投资潮。

  7、国际煤价上涨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煤炭进口增长。

  从进口煤价格来看,一季度进口煤价明显高于国内重点合同煤价。这表明,煤炭进口持续增长的原因是国内资源供应不足而非进口煤价格存在优势。特别是从4月份开始,进口炼焦煤将执行新的年度合约,价格大幅上涨,进口焦煤到岸煤价远远高于国内煤价。在此价格水平下,只要国内煤炭资源能够保障供给,煤炭消费企业将优先采购国内资源;只有当国内煤炭资源不能保障市场需求或煤价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时,国内用煤企业才会增加进口煤用量。

  三、后8个月炼焦精煤市场或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5-6月份。恢复性上涨

  在供给侧,受国际市场资源紧张、国内煤炭行业安全治理力度加大等因素制约,国内炼焦煤资源增长速度仍将偏低,加上电煤资源紧张,各地纷纷要求保供电煤,对炼焦原料煤供给将会产生较大影响,国内炼焦煤资源供给不会出现过快增长。在需求侧,随着北方气温回升,基建、房地产行业全面进入施工旺季,建筑钢材需求仍有增长空间;受经济复苏拉动,汽车、家电、船舶、机械制造等下游行业需求旺盛,板材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受上述供求因素影响,国内炼焦煤市场将会继续好转,炼焦煤价格存在一定上涨空间。

  第二阶段:7-8月份,需求下降、供给减少,市场继续高位运行

  在需求侧,下游钢铁行业市场需求季节性减弱,炼焦煤市场需求可能有所减少;在供给侧,7、8月份是动力煤市场消费旺季,“淡季不淡”的动力煤市场进入夏季可能再次出现资源短缺。如果“保电煤”力度加大,就可能造成炼焦原料煤大幅减少,炼焦煤资源可能再次“被短缺”,炼焦煤市场有望继续高位运行。

  第三阶段:9-10月份,产销两旺,但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在需求侧,金9、银10是传统的建筑施工旺季,下游钢铁行业需求旺盛,并对炼焦煤市场提供有力支撑。在供给侧,煤炭产能持续释放,产量会有一定增长,但增长幅度存在不确定性。

  煤炭产量增长的不确定性将最终转化为炼焦煤市场的不确定性,但考虑旺季需求支撑、国际市场焦煤需求持续增长、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因素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煤炭产量等,预计炼焦煤市场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的市场格局是大概率事件。

  第四阶段:11-12月份,淡季,市场不确定性加大

  在需求侧,下游钢铁行业进入淡季,4万亿投资部分重点工程也将陆续进入收尾阶段,炼焦煤需求逐步减少。在供给侧,煤炭产能释放可能加速,煤炭供给持续增长,但动力煤市场进入消费旺季,可能对炼焦煤市场产生一定支撑。今年最后两个月国内炼焦煤市场走势一看产能释放强度、二看宏观政策导向、三看国际市场行情、四看动力煤市场脸色,市场形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以上“大话”纯属个人观点,皆以当前市场、政策环境为据,鉴于未来煤炭能释放、政策退出、房地产调控等市场环境、宏观政策因素变数颇大,若市场发展与笔者所料相符纯属巧合,若有出入,请批评指正。文中个别段落引用了一些专家、机构的观点(成果),特此鸣谢!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各类新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

技术支持: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京ICP备190060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339号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