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5 19:42 星期三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
首页 >> 人才培养 > 人物志 > 正文
煤海科技“领头雁”——记记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湖南省煤业集团街洞矿业公司总
字号:[    ] 发布时间:2010-09-15 00:00:00 来源:煤海科技“领头雁”——记记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湖南省煤业集团街洞矿业公司总工程师刘清才 发布人:黄振东
    从采掘一线工人到采矿技术员,从马田、红卫、湘永煤矿矿长到湖南省煤业集团街洞矿业公司总工程师的刘清才,40多年来,扎根煤海,致力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攻克一道道难关。他推广的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护、实施的突出矿井的水力冲孔和水力割缝防治等多项技术,填补了湖南省煤炭系统领域乃至国内煤矿技术的空白,成为湖南煤炭系统众口皆夸的科技进步技术领头人之一。
    早在80年代初,刘清才在马田煤矿任矿长期间,7对矿井均属南方煤矿地质条件构造复杂,瓦斯、顶板、透水等五大灾害齐全的矿井。面临如此困境,他率先提出了向科技要安全,向科技要产量,向科技要效益的理念。在他的带领下,该矿连续3年实现安全生产,创造了百万吨无死亡的业绩,1986年煤炭部组织全国煤炭系统在马田召开百万吨无死亡事故现场会。
    科技创新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八十年代末,他在红卫煤矿担任矿长期间,针对全省采煤方法和支护工艺落后状况,他积极与大专院校和有关科研部门合作,通过对巷道的长期观测和实验,率先在红卫煤矿推行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护,上下顺槽采用“U”钢全封闭支架,采煤工作面全面实现金属化,使采煤工作面安全环境发生了本质变化,消灭了顶板事故。瓦斯灾害一直是红卫煤矿安全生产的“头号大敌”,单一煤层透气性差,煤与瓦斯突出严重,采用常规技术手段难以保证瓦斯抽放效果,他在对过去的经验性数据进行详细对比和分析研究后,大胆突破常规,实施了“突出矿井的水力冲孔和水力割缝防治技术”,成功攻克了低透气性煤层抽放效果不佳的难题,填补了湖南煤矿突出矿井防突措施的这一重大科技成果空白。其支护改革创新及瓦斯治理工作经验在全省煤炭系统推广应用。
    1994年,刘清才走马上任湘永煤矿矿长之际,正值煤炭市场疲软和煤炭滞销,煤矿生产经营相当困难时期。但富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他,没有退缩,而是狠抓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在淘汰落后小发电机组的同时,扩建了2×1.2MW矸石发电厂,年发电量近2亿度。并兴建了锌品厂,年生产锌锭6000吨,生产硫酸1万吨。两厂年产值达7200万元,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工作,使该矿摆脱了困境。
    期间,他积极推进矿井科技进步,在改进采煤方法、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尤为突出,先后组织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有:马田煤矿突出矿井条带式壁式采煤方法”, “红卫煤矿长壁式工作面倾斜分层再生顶板开采试验”,“湘永煤矿急倾斜煤层柔性掩护支护采煤方法”和“湘永煤矿荆草坪坚硬顶板大面积来压机理研究及对策”都取得创新性成果。他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煤矿安全》、《煤炭科学技术》等学术期刊上发表。
    在街洞矿业公司任副总、总工程师期间,为了加快煤巷掘进速度,他积极进行采煤方法改革,提出了向科技要产量的口号,通过认真研究论证,确立了回采工作面采用水平分层和斜切分层试采,采用双压通风,同时对采煤面推进“π型梁配单体液压支柱垂直煤壁交替迈步推进”采煤支护方式,大大提高了掘进效率,单产提高了6倍。后来他发现资源枯竭才是困扰公司的最大难题,他不分昼夜,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开展矿区探煤找煤研究工作,每月下井不低于10天,通过对附近小煤窑开采情况、剖面图的大量分析,认定在现已开采的6、7煤以外有8、9煤层。天道酬勤,通过几年的物探、钻探和巷探,最终找到了一块储量为383.9万吨的较正常煤层,使一个濒临关闭的企业起死回生,矿井年生产能力从原来的不到7万吨增产至现在的25万吨,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年赢利近1000万元。
    在历次重大自然灾害中,他果断采取多种技术手段,确保了矿井安然无恙。在抵御2006年“碧利斯”台风,他获得了抗洪抢险模范,在抵御2007年“圣帕”台风,荣获湘煤集团战“圣帕”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在抵御2008年冰灾中,荣获湘煤集团抗冰救灾特等功。
    与此同时,他在科研成果上更是硕果累累。他主持的“湖南省郴耒煤田街洞矿区找煤研究与实践”科研项目、“街洞矿业公司极复杂煤层水平分层开采方法”研究在湘煤集团2008年度科技大会上,获得科技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并获得了湘煤集团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他撰写的《极不稳定突出煤层的开采—单引巷水平分层采煤法浅析》、《白沙矿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统计分析及其防治对策》论文,获得湖南煤炭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2010年,由他主持编写的《街洞矿区找煤研究与实践》一文,获得湖南省煤炭学会特别奖、湖南省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009年12月26日,中国煤炭学会组织以彭苏萍院士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对他主持的《湖南省郴耒煤田街洞矿区找煤研究与实践》项目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评审意见为:研究成果为研究区外围找煤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合理的预测方法,有创新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并对类似条件矿区的外围找煤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得了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作为技术带头人,他淡薄名利,曾婉言拒绝了个体小煤窑的重金相邀,多的年薪达到60万。他这种对煤炭科技事业的执着追求,治学严谨、谦虚好学和良好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企业职工的真心爱戴,赢得全省煤炭系统同行的敬佩。
    一花独放不算春,满园花开才是春。多年来,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技术创新中来,他在身体力行的前提下,大胆启用、培养年轻技术人员,在公司大力倡导导师工程,从掌握技能、生产试验、技术创新、传授知识、经验与技艺等各方面做好传帮带,将自己的技术经验无偿传授给他人,带出了一大批技术骨干,有很多还走向了领导岗位,而他却为矿山默默的奉献着,充当矿山安全和科技创新的“孺子牛”。(湖南省煤炭工业局肖功勋  供稿)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各类新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

技术支持: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京ICP备190060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339号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