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 09:23 星期二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
首页 >> 专业新闻 > 文化体育 > 正文
三代人见证煤炭40年“科技革命”
字号:[    ] 发布时间:2022-02-17 09:23:44 来源:中国经贸杂志社 发布人:高玉洁
  三代人见证煤炭40年“科技革命”——看东庞矿职工马义“祖孙三代”的煤炭情缘
  春节前夕,国务委员王勇、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一行到东庞矿视察。
  “王国委详细询问了我的年龄工作、学习经历、婚姻家庭等情况,在得知我爷爷、父亲都曾是煤矿职工后,向以我爷爷、父亲为代表的老一代矿工拜了早年,也祝全矿职工和家属新年快乐……”回忆起当天的场景,东庞矿开拓二区职工马义仍难掩激动之情。
  今年33岁的马义是个标准的“煤三代”,爷爷马金兰、父亲马玉才都跟东庞矿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
  爷爷:为筹建东庞矿挥洒汗水
  70年代初期,全国煤炭产量供应不足,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庞矿开始筹建。
  1974年,马义的爷爷马金兰所在的单位——中国煤炭工业部第三十一处承接了东庞矿的筹建工作。
  站在东庞井所在的土地上,一想到眼前这片荒芜的土地下,埋藏着中国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动力源,马金兰浑身充满了干劲。
  “苦干实干,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能源!”
  建矿初期,施工条件恶劣,生产设备简陋,没有干净水,只能喝泥浆水,没有房子住,只能拿简易工棚来凑合。马金兰跟随四面八方的建设大军,披荆斩棘、不畏艰险,用青春和汗水,在大片的蛮荒之地上开山放炮,掘井修路,掀开东庞的历史和事业。
  因为长期的辛苦劳作,马金兰腿部患上了严重的疾病,无法继续参与建井工作,1975年,他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
  未能建成东庞矿,在马金兰心里留下了遗憾。
  父亲:见证东庞矿的发展壮大
  1978年,煤炭工业部三十一处面向子弟招工,马义的父亲马玉才毅然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完成父亲未尽的心愿——建成东庞矿。
  1983年12月26日,是马玉才终身难忘的一天,东庞矿建成投产剪彩仪式空前盛大,马玉才挤在人山人海中,听着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长吁了一口气,父亲的心愿总算完成了。也是在此时,马玉才暗下决心,不走了,留下来,让东庞变得更强!
  到2015年,马玉才先后在动力科、综采预备队工作过,参与了4.5米、5米、6.5米高架综采工作面的安装回撤工作,见证了东庞成功实现技术升级三级跳。
  “在当时,咱们矿可是全国绝无仅有的三年即达产盈利的矿井……”谈起东庞矿的发展,马玉才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技术的变革,带来了原煤的高产高效。
  “1985年,国产4.5米综采设备扩大工业性试验,在咱们矿宣告成功,填补了我国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技术的空白,荣获‘省长特别奖’”。翻开珍藏多年旧报纸,马玉才指着当时的报道对笔者介绍说。“你看,这段还写到,1986年5月,综采二队应用4.5米高架综采设备,创出月产原煤120336吨的全国最高纪录,这个事还受到了煤炭部通电表扬。”
  马玉才如数家珍的搬出东庞矿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
  “2012年,咱们矿在极复杂地质条件下,成功应用国内首套6.5米支架,经煤炭行业专家鉴定,6.5米高架综采整体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同年10月15日,原煤日产19046吨,刷新建矿以来历史纪录……”
  娓娓道来的不单是东庞的辉煌,也是马玉才奋斗过的“足迹”。足迹印证历史,汗水承载辉煌,一路走来,马玉才和工友们见证了东庞矿从普采到综采,从4.5米到6.5米高架综采的发展壮大的历程。
  马义:成为智能化矿山的新矿工
  从小在矿山长大的马义,与煤矿有着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
  2008年从技校毕业后,马义继续回到东庞矿参加工作。
  参加工作13年来,马义从一名毛头小伙渐渐成长为一名班长,也见证了河北省首个厚煤层自动化采煤工作面的建成投产、首个6.5米智能化高架采煤工作面的投产。2021年12月17日,东庞矿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成为河北省首批智能化煤矿。
  “爸,现在咱矿上采煤都是智能化了,工人在地面按个按钮,井下的机器就能自动采煤啦。” 只要一有空闲,马义就会跟父亲炒俩好菜、喝上两口,饭桌上爷俩聊得最多的话题当然也离不开他们共同工作过的东庞矿。
  “还是高科技好啊!以前割煤的时候,工人必须每时每刻盯着滚筒,噪音大、煤尘大,一个班下来职工一身汗一脸灰。你看看现在,通过监控大屏,就能实时观测到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进行远程操控……”
  智能化采煤,是让马义感到最骄傲、也最爱向父亲“炫耀”的事,也是让马玉才感到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前不久,马义所在开拓二区引进了一台CMM3-25液压锚杆钻车进行顶帮支护,马义作为班长,第一批接受新设备操作维护专项培训。新设备的投用,彻底改变了井下支护的作业方式,原来风钻打眼、锚杆机打眼,费时费力不说,安全风险高,至少需要5个人配合才能作业,而现如今每班只需要两人就可以完成打眼支护工作。
  40年间,马义一家三代见证了东庞矿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到振翅高飞的发展历程;40年间,马义一家三代见证了东庞矿从人工打眼放炮到机械化再到智能化开采的“科技革命”。40年来,改变的是作业方式,是生产装备,不变的是一代代东庞人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对安全生产的执着坚守。也正是这一代代煤炭人的继承发展,中国煤炭工业定能勇立科技创新的最潮头!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各类新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

技术支持: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京ICP备190060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339号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