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1 20:07 星期二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
首页 >> 协会领导 > 梁嘉琨 > 梁嘉琨动态 > 正文
高效开发 清洁利用 推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字号:[    ] 发布时间:2008-05-24 00:00:00 来源: 发布人:黄振东

  5月24日,能源利用与新能源开发国际论坛暨第四届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能源利用与生态平衡"为主题,对于促进煤炭节约、高效,清洁、安全开发,加快发展生态和具有安全保障能力的能源体系,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了题为《高效开发 清洁利用 推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全文如下:

高效开发 清洁利用
推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5月24日,能源利用与新能源开发国际论坛暨第四届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了题为《高效开发 清洁利用 推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报告。中国煤炭工业网王琢摄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高兴出席本届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借此机会,我代表论坛主办方之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向大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关心支持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各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届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论坛会确定的"能源开发与生态平衡"的主题,正是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工业在发展进程中面临亟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对于促进煤炭节约、高效,清洁、安全开发,加快发展生态和具有安全保障能力的能源体系,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谈四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煤炭工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面临的资源、环境和安全方面的挑战不断加剧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和能源安全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党和政府根据我国能源资源"富煤、缺油、少气"的特点,确定了"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能源方针,相继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扶持政策和措施,尤其是为加强煤炭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采取了积极有力的经济政策,引导和推动逐步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各地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广大煤炭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煤炭工业呈现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煤炭产量大幅增长、安全形势稳定好转,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全国生产原煤25.23亿吨,比2002年的14.15亿吨增长了78.3%,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到了76%和69%;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比2002年下降69.94%;部分原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非煤产值比重已达50%以上,规模以上煤炭企业预计补贴后实现利润总额达到950亿元;与此同时,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矿区面貌出现可喜变化。

  特别是在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培育发展了一批规模以上大型煤炭企业和现代化的安全高效矿井,不仅推动了煤炭工业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更强化了能源供应的保障能力。在今年初,全国抗击大范围持续性雨雪冰冻灾害中,以大型煤矿为主体的煤炭企业顾全大局,紧急行动,实现了安全生产、煤炭供应"两个确保"。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后,煤炭企业又一次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从8个重点产煤省份紧急调集的1134人的50支矿山和医疗救援队伍,深入灾区,抢救遇险遇难人员1631人,救治伤员4451人,疏导被困人员14400余人,为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援发挥了重要作用。

  瞻望今后一个时期,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地位将更加突出、作用日益显现。温家宝总理指出,煤炭是中国能源的基础,是一个长期的方针,这是由中国资源条件决定的。根据对重点用煤行业分析,预计从目前到2010年的几年内,市场需求将达到30亿吨。目前全国现有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20.34亿吨,实际年产量25亿吨左右、在建煤矿能力达到11.04亿吨,考虑今后几年煤矿整顿关闭、产能减少的因素,预计到2010年,全国煤矿生产能力仍在31亿吨以上,完全有能力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煤炭产量的需要。同时,也不排除区域性、时段性、品种性的紧张或过剩状况时有发生的可能性。

  应该看到,推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我们有国家政策支持、能源需求增长、市场机制推动、企业经济基础增强等有利条件和机遇,但同时与也面临诸多发展进展中的困境和难题,特别是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压力很大,面临的挑战加剧,形势严峻。一是煤炭开采利用效率低。我国煤炭精查资源量仅占资源总量的18%,其中可供建井利用的精查资源量仅占20%,但全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为45%左右,其中小煤矿仅为15%左右。二是生态建设任务重。全国煤矿煤矸石堆放量已累计超过35亿吨,每年排放工业废水约36亿吨;采煤造成地表塌陷超过50万公顷;另一方面,来自社会非科学的用煤方式,一些地方高硫煤和中高硫煤燃烧物直接排放,环境污染严重。三是安全生产水平尚需要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安全基础较为薄弱、事故总量仍然偏大,特别是瓦斯、透水等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四是能源结构不够合理。可再生能源、新型能源等煤炭替代能源的发开发利用还不充分,特别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之比为69.4:20.4:3,而水电、核电、风电可再生能源等仅占7.2%左右,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根据国家产业经济调控政策导向,应立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能源和煤炭工业发展的重点,放在资源的高效开发、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以及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上来,深入研究探索对策措施,促进实现资源、环境、安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贯彻落实"两个基本国策",推进煤炭资源节约和生态建设

  第一,坚持节约发展,珍惜煤炭资源。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必须施以科学开采、有效利用。建议各级产煤地方人民政府和企业,要从保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和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着眼,认真贯彻资源节约的基本国策,完善反映煤炭市场供求关系、煤炭资源稀缺和开发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严格实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税收政策,尽快实行以储量为基数、与回采率挂钩的资源税费征收办法,制定资源回收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认真做好重点矿区矿业权有偿使用改革,促使煤炭企业珍惜资源,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回收率,避免"吃肥丢瘦"、"有水快流"。加强煤炭开发规划工作,合理调控煤炭生产开发布局和建设总规模;同时对主焦煤、优质无烟煤等稀缺煤种,实行有计划、保护性开采;积极开展建筑物、水体和铁路"三下"采煤技术研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效解放占压的煤炭资源,提高煤炭开采利用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坚持清洁发展,发展生态煤炭工业。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加大矿井废水、煤矸石、煤泥、粉煤灰、塌陷地等资源的利用力度,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推广应用循环硫化床燃烧、大规模煤气化等洁净煤技术以及改进煤矿直接、间接液化技术,加快研发以煤为基础的煤气、煤电热和煤化工等多联产技术,提高煤炭清洁发展利用的比重,引导煤炭企业由依靠煤炭产量的增长转到提高煤炭综合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效益上来,扩大煤炭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煤与煤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深度加工、清洁利用,发展生态煤炭工业。按照规划,到2010年,全国原煤入选率要达到50%以上,实现洗煤水的闭路循环;煤矸石电厂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节约煤炭5200多万吨标准煤,煤矸石综合量达到3.9亿吨以上,利用率达到70%以上;通过煤层气地面抽采与煤矿井下抽采相结合,煤层气产量要达到100亿立方米,利用量达到80亿立方米;矿井水达标排放率100%,利用率达到70%以上。

  第三,落实经济激励政策,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目前,煤炭高效洗选、烟气脱硫、煤炭液化、煤制油以及煤化工等技术已日趋成熟,商业化生产后,污染少、效益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关键是要把国家相关经济政策落到实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一是落实地质勘查周转金制度,加大对煤炭资源勘查投入,加大勘查力度,做好煤炭资源的战略储备;二是落实煤矸石等低热值煤发电、制砖及瓦斯发电、民用等的鼓励政策,提高资源利用的规模效益;三是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补偿政策,加快塌陷地治理,带动矿区环保产业发展;四是落实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健全资源开发成本合理分摊机制,促进提高资源回收率;五是制定落实特殊和稀缺煤炭资源管理制度,统一规划、科学开发,限量开采、合理利用;六是落实社会燃煤锅炉、火力发电的环保政策,通过税收调节和环评准入,强力推行烟气脱硫等环保技术和设施,实现达标排放。

  三、依靠科技进步,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煤炭和能源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大力推进煤机装备的推广应用。重点围绕大功率采煤机、岩巷掘进机、露天开采设备、大型运输提升和洗选设备等组织科研攻关,加快引进、消化和吸收,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加大年产600万吨能力的综采装备研制开发力度,向千万吨级的配套装备迈进,推进大基地、大集团战略的深入实施,尽快见到成效;支持现有煤矿技术改造,推行一个矿井一个工作面,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坚持以先进适用科技提升煤矿生产水平,大力推进壁式等正规采煤方式;抓好薄煤层刨煤机、螺旋式钻机等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加大薄煤层开发强度,提高煤炭开采效率。

  推进小煤矿技术改造。小煤矿事故多发、资源浪费、环境损害严重,必坚持坚持走整顿关闭、整合技改、规范发展路子,坚定不移淘汰地落后产能,扭转数量型、粗放型、低水平的经济发展方式,把关闭整顿小煤矿纳入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将关闭对象从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延伸至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上来,同时要积极发展非煤产业,实现产业调整的平稳过渡。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到2010年,小煤矿数量压减至1万处以内,大中小煤矿的产量比重由目前的49:13:38调整至56:17:27,促进建设较为合理完备的煤炭工业体系。

  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这既是能源替代,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资源节约、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需要。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围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和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建设,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法》相关配套的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依法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完善可再能能源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开发,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强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生物质能源开发、现有废弃物资源利用和新型能源开发等重点关键技术攻关,落实可再生能源的产业规划、经济激励、建城配套、发电和民用等政策措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四、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民生问题,安全第一;安全问题,生命至上。安全生产,煤矿则是重中之重,是经济建设和政府社会管理的重点问题。提高煤炭生产和供应能力,转变煤炭工业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解决安全生产问题。针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按照十七大强调的"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着重强化"两个主体责任",落实政府安全监管主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企业法人代表负责制。抓好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事故总量。狠抓"四项基础工作",加强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促进安全基础管理;严格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全员安全素质;推广应用先进应用技术装备,提高安全基本保障能力;加强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加大安全投入,加强监管监察,防患于未然。通过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进一步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切实把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得到切实可靠保障的基础之上。

  同志们,朋友们,煤炭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宝贵物质财富,作为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资源,随着开发日久,更显弥足珍贵。实现高效开发、合理利用与安全、生态平衡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刻不容缓。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推动煤炭和能源的科学开发建设,进一步推进建设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能源战略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各类新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

技术支持: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京ICP备190060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339号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