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9 13:50 星期三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
首页 >> 信息化分会 > 信息化行业动态 > 正文
煤矿大数据与物联网
字号:[    ] 发布时间:2015-04-28 00:00:00 来源:国家煤炭工业网 发布人:

孙继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摘要:按事故类别分析了2004年—2013年全国煤矿事故,顶板、瓦斯、运输、水害、机电、爆破、火灾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比分别为52.7%和36.8%,11.3%和29.7%,16.9%和11.3%,3.1%和8.1%,4.1%和2.5%,2.7%和1.9%,0.4%和1.9%;顶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瓦斯事故起数居第3位,死亡人数居第2位,但2005年和2013年死亡人数最多;运输事故起数居第2位,死亡人数位第3居;煤矿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大幅下降;瓦斯和顶板事故起数占比明显下降,但运输和机电事故起数占比有所上升,需进一步加强运输和机电事故防治。探讨了大数据在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害、火灾等事故预警,煤矿重大关键设备故障诊断,煤炭需求和价格预测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物联网在矿用安全标志准用产品管控、煤矿重大关键设备管控与远程维护、煤矿设备材料管控、防碰撞、持证上岗与专人操作管控等方面的应用。

    0 引言
    随着煤矿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煤矿监控、通信与监视系统的推广应用,我国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均大幅下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煤矿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促进了物联网技术在煤矿的应用,也产生了大量数据,为大数据在煤矿应用奠定了基础。
    1 煤矿事故分类分析
    根据2004年—2013年《全国煤矿事故分析报告》,本文按事故类别分析了2004年—2013年全国煤矿事故。10年期间,我国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19870起,死亡33200人。其中,顶板事故10468起,死亡12226人,分别占52.7%和36.8%,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最多;瓦斯事故2239起,死亡9861人,分别占11.3%和29.7%,事故起数位居第3,死亡人数位居第2,但2005年和2013年死亡人数最多;水害事故623起,死亡2690人,分别占3.1%和8.1%,事故起数位居第5,死亡人数位居第4;火灾事故84起,死亡634人,分别占0.4%和1.9%,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位均居第7;运输事故3366起,死亡3757人,分别占16.9%和11.3%,事故起数位居第2,死亡人数位居第3;机电事故818起,死亡820人,分别占4.1%和2.5%,事故起数位居第4,死亡人数位居第5;爆破事故531起,死亡635人,分别占2.7%和1.9%,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位居第6;其他事故1745起,死亡2577人,分别占8.8%和7.8%。2004年—2013年全国煤矿各类事故起数及占比如表1所示,2004年—2013年全国煤矿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及占比如表2所示。
    分析表明,10年来,煤矿瓦斯、顶板、水害、火灾、运输、机电、爆破等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大幅下降,事故总量由2004年的3641起、死亡6027人,降低为2013年的604起、死亡1067人;瓦斯和顶板事故起数占比明显下降,但运输和机电事故起数占比有所上升。这表明,通过煤矿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事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但大量采掘和运输等设备的使用,增加了运输和机电事故的概率。虽然运输和机电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大幅下降,但起数占比有所上升。因此,需研究煤矿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提高煤矿运输和机电事故防治能力,以满足高机械化程度煤矿安全生产需求。
    10年来,全国煤矿共发生瓦斯、顶板、水害、火灾事故13414起和死亡25411人,分别占67.5%和76.5%。因此,需研究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害、火灾等事故预警方法和系统,避免或减少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害、火灾等事故发生。


    2 煤矿大数据
    2.1 大数据特点
    大数据是一种基于大量信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具有如下特点:(1)研究全体数据,而不是随机样本,数据体量巨大。(2)研究事件间的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只需要结果,不需要原因。(3)研究对象多样,数据类型繁多,涵盖数字、文字、语音、图形、图像,从监测数据,到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4)处理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大数据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只要结果,不分析原因。例如,根据客户的购物记录和浏览记录,推送图书和商品,而不分析为什么这些客户喜欢这类图书和商品。大数据已广泛用于零售、金融、电信、物流、医疗、交通等领域。
    2.2 基于大数据的煤矿重大灾害预警
    煤矿灾害预警是避免瓦斯、水害、火灾、冲击地压等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措施。但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完全掌握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事故发生规律,还不能准确预警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害、火灾等事故。因此,探索基于大数据的煤矿事故预警方法,将大数据用于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害、火灾等煤矿事故预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基于大数据的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害、火灾等事故预警方法,只研究哪些数据变化,就可能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害、火灾等事故,而不研究为什么这些数据变化,会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害、火灾等事故。
    2.2.1 基于大数据的煤与瓦斯突出预警
    研究表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前,瓦斯涌出量、环境温度等会发生变化,并伴有声音、电磁辐射和红外辐射等。因此,通过大数据研究,研究瓦斯涌出量(根据瓦斯浓度、风量、落煤量等计算)、环境温度(监测环境温度、风速、地面进风温度、设备开停等,排除风量、地面进风温度、机电设备开停等影响)、微震、地音、电磁辐射、瓦斯含量、瓦斯压力、采掘位置、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等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关系,提出预警模型,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警。
    2.2.2 基于大数据的冲击地压预警
    研究表明,冲击地压事故发生前,矿山压力等会发生变化,并伴有声音、电磁辐射和红外辐射等。因此,通过大数据研究,研究矿山压力、微震、地音、电磁辐射、环境温度(监测环境温度、风速、地面进风温度、设备开停等,排除风量、地面进风温度、机电设备开停等影响)、赋存条件、地质构造、采掘位置、采煤方法及工艺等与冲击地压事故的关系,提出预警模型,进行冲击地压预警。
    2.2.3 基于大数据的煤自然发火预警
    研究表明,煤自然发火,温度、C2H4、C2H2等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大数据研究,研究温度、湿度、气味、C2H4、C2H2、链烷比、烯烷比、氧气、煤种、煤自燃倾向性和发火期、工作面推进速度、采煤方法及工艺、通风方式等与煤自然发火的关系,提出预警模型,进行煤自然发火预警。
    2.2.4 基于大数据的水害预警
    研究表明,水害事故发生前,涌水量等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大数据研究,研究涌水量(监测流量、水仓水位、排水量等)、水压、水位、水温、水质、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声音、水文地质、气象条件等与水害事故的关系,提出预警模型,进行水害预警。
    2.3 基于大数据的煤矿重大关键设备故障诊断
    掘进机、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提升机、通风机、水泵、压风机、移动变电站等大型设备故障,将影响煤炭正常生产,甚至引发瓦斯和水害等事故。因此,需研究基于大数据的煤矿重大关键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和系统,监测设备振动、声音、温度、功率等,发现异常,声光报警。
    2.4 基于大数据的煤炭需求和价格预测
    煤炭长期储存会自燃,煤炭短缺会影响发电、钢铁、建材和煤化工等产业,煤炭供求关系直接影响着市场价格等。因此,需要通过煤矿物联网和大数据,监控煤矿的煤炭产量、煤种、煤质和库存等,铁路、船舶、公路等运输和库存等,发电厂等煤炭用户煤炭库存和用量等,进行煤炭价格与需求预测,实现经济调度,供需平衡。
    煤炭需求与GDP等密切相关。煤炭价格既取决于生产成本,也受供求关系影响。因此,通过大数据研究,研究GDP、GDP单位能耗、三产比例、进口出口、电力、钢铁、建材、化工、其他产业、气温等与煤炭需求关系,提出预测模型,进行煤炭需求预测。通过大数据研究,研究煤炭需求量、煤炭产能、库存、运力、石油价格、天然气价格等与煤炭价格关系,建立煤炭价格预测模型,进行煤炭价格预测。
    3 煤矿物联网
    煤矿井下有瓦斯等易燃易爆气体,电磁波衰减严重。因此,需针对煤矿井下特殊性和煤矿安全生产需求,研究煤矿物联网技术。迄今为止,采用物联网技术已研制成功了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胶轮车运输监控系统、轨道运输监控系统、爆破监控系统等,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和装备保障。为满足煤矿安全生产需求,还需研究用于矿用安全标志准用产品管控、矿用重大关键设备管控与远程维护、煤矿设备材料管控、持证上岗与专人操作管控、防碰撞等方面的煤矿物联网技术。
    3.1 基于物联网的矿用安全标志准用产品管控
    为避免假冒伪劣机电产品在煤矿使用,引爆瓦斯,造成电气火灾和触电伤亡等事故,需采用物联网技术,加强防爆电气设备等矿用安全标志准用产品监管,实现矿用安全标志准用产品生产、运输、仓储、使用、维护等全过程管控。
    3.2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重大关键设备管控与远程维护
为确保掘进机、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提升机、电机车、胶轮车、通风机、水泵、压风机、移动变电站等大型设备正常运行,需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煤矿重大关键设备生产、运输、仓储、使用、维护等全过程跟踪管理、健康诊断和远程维护。煤矿重大关键设备远程维护,是解决煤矿井下维护人员水平低、提高维护效率的有效方法。井下维护人员通过图像、声音、检测数据等将现场设备情况上传,远程服务专家根据上传信息,进行故障诊断,给出维修方案,由现场维护人员实施。
    3.3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设备材料管控
    为避免假冒伪劣产品在煤矿使用引发事故,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快速有效的物资保障、优化采购和库存、降低成本,需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煤矿设备材料采购、运输、仓储、使用、维护等全过程跟踪管理。
    3.4 基于物联网的防碰撞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量机电设备的应用,煤矿运输和机电事故起数占比有所上升。为避免或减少运输和机电事故发生,需采用物联网技术,研制防碰撞系统,当人员与胶轮车、电机车、采煤机、掘进机等距离较近时,声光报警;可能会造成人员伤害时,自动停止设备运行。
    3.5 基于物联网的持证上岗与专人操作管控
    煤矿井下电气作业、爆破作业、安全监控作业、瓦斯检查作业、安全检查作业、提升机操作作业、采煤机(掘进机)操作作业、瓦斯抽采作业、防突作业、探放水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需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为防治无证上岗、他人代培训取证,需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特种作业人员等持证上岗管控。考试取证时,将证件编号与姓名、人脸或虹膜等个人信息绑定。下井时,通过人脸或虹膜识别系统,自动核查下井人员是否持本人识别卡下井?是否持证上岗?还可通过设置在操作设备上的人脸或虹膜识别系统,识别操作人员是否有权操作,若操作人员无权操作,自动禁止操作,并报警。
    4 结语
    10年来,随着煤矿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大幅下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为避免或减少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减少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需研究煤矿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煤矿重大灾害预警、重大关键设备故障诊断、矿用安全标志准用产品管控、煤矿重大关键设备管控与远程维修、煤矿设备材料管控、持证上岗与专人操作管控、防碰撞等。煤矿大数据和物联网研究与应用,既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需要,也是煤矿信息化重点研究方向。本文全文发表在《工矿自动化》2015年第3期:孙继平. 煤矿事故分析与煤矿大数据和物联网[J].工矿自动化,2015,41(3):1-5.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各类新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

技术支持: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京ICP备190060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339号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