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16:26 星期五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
首页 >> 经济运行 > 能源运行 > 正文
三大石油公司2009年业绩亮相
字号:[    ] 发布时间:2010-04-16 00:00:00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人:黄振东
  3月底,国内三大石油企业2009年业绩报告相继出炉。报告显示:中石油共实现净利润1032 亿元,同比下降9.4%;中石化净利润为613亿元,同比上涨115%;中海油净利润为249.9亿元,同比下降33.6%。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三大石油公司去年受金融危机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影响程度不一,但基本都符合预期,总体业绩呈现复苏态势。
  中石油
  业绩好于预期  受益于油价上涨
  招商证券研究员裘孝锋表示,中石油2009年业绩符合预计,主要受益于原油价格上涨。
  中石油业绩报告显示,2009年共生产原油843.5 百万桶,同比下降3.1%。生产天然气595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3%。全年油气总产量达11.96 亿桶油当量,同比增长1.2%。收入较2008年下降35.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2009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度下降。尽管如此,勘探与生产业务仍然是中石油的主要利润来源,2009年毛利率仍然超过35%,明显高于其他业务的毛利率。
  炼油业务也是中石油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2009年炼油化工板块扭亏增利1111亿元。2009年之前,炼油业务一直是中石油盈利能力的拖累,炼油业务的巨额亏损吞噬了勘探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利润。
  此外,报告还显示销售板块经营利润增长66.2%。天然气产量及销售量继续保持两位数比率增长,天然气与管道业务利润贡献不断增长,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8.6%。全年成品油销量超过1亿吨,同比增长12.2%。
  裘孝锋认为,未来几个月原油价格将出现上涨趋势,中石油将受益于这一趋势,预计公司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50%以上。
  中石化
  炼油业务收入同比增867亿元
  中石化2009年的业绩在三大石油公司最为“抢眼”,是唯一实现净利润增长的公司。2009年实行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以来,中石化炼油毛利309元/吨,同比增加722元/吨,扭转了巨额亏损的局面。
  中石化称,由于国内实行成品油税费改革及公司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生产方案,保持高负荷运行,炼油业务实现经营收益人民币231亿元,相比2008年的经营亏损636亿元,大幅增长人民币867亿。
  中石化2009年共生产原油4242万吨,天然气85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加1.5%和2%;川气东送工程开始试运行,松南年产10亿立方米的气田建成投产。裘孝锋认为,中石化勘探板块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后续资源跟不上,从2007 年开始到2009 年的两年间,公司每年的原油产量均大于公司新增的原油储量,虽然这个缺口在减少。另外天然气新增储量在2007年和2008 年大幅增长之后,2009 年仅增加22 亿立方米。
  此外报告还显示,中石化全年国内成品油总经销量1.24亿吨,实现同比微增。营销及分销业务录得经营收益人民币303亿元,同比下降21.3%,化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266亿元。
  裘孝锋指出,中石化在甲醇制烯烃分子筛制备技术、合成气制油、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有了新突破,为公司战略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中海油
  油气产量增17.2%  居国内前列
  2009年中海油实现净利润294.9亿元,同比下降33.6%。中海油称,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油价下降、行业成本继续增加等给公司经营造成巨大困难,台风等自然灾害也给海上作业造成严重影响。
  中海油业绩报告显示,2009年公司油气产量同比增长17.2%,增幅位居同业公司前列。公司在中国海域共钻获15个自营油气新发现,并独立成功评价了11个含油气构造,包括公司在渤海海域的石臼坨凸起周缘和辽东湾获得的多个自营发现,这些发现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储量增长点。
  在合作方面,中海油共获得2个油气发现。其中,深水发现流花34-2的获得及荔湾3-1构造的成功评价,标志着公司深水勘探取得新突破。此外,公司在海外还获得了两个发现。2009年,公司的储量替代率高达163%,远超出年初设定的储量替代率目标。中海油称,近两年投产的新油田及在产油田表现良好是公司净产量增长强劲的主要原因。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炼油板块扭亏为盈是中石化和中石油2009年业绩的一大亮点,这主要是得益于国际油价下跌和新成品油价格机制实施的影响,而中海油近几年才涉足炼化业并未受益于此。
  对三大石油公司今年业绩的预测,裘孝锋指出即将开始的资源改革将对三大公司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天然气价格上调将提升中石油的利润空间。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各类新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

技术支持: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京ICP备190060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339号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