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3 12:18 星期五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
首页 >> 头版新闻 > 正文
淮北矿业倾力打造“双千亿”能源化工基地
字号:[    ] 发布时间:2011-03-14 00:00:00 来源:淮北矿业集团网 发布人:黄振东


                          






    这是一曲铿锵有力的超越梦想之歌:“十一五”期间,淮北矿业按照“依托煤炭、延伸煤炭、超越煤炭”的发展思路,统筹发展煤炭采选、煤化工、盐化工三大主业,引领企业破浪前行,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这是一条洋溢和谐的提升幸福之路: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淮北矿业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构建改善民生长效机制,实现企业和职工同步发展。

    这是一个令人向往而振奋的奋斗目标:努力践行“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的理念,实施规模化、多元化、低碳化、国际化,让淮北矿业成为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双千亿”,更具生机活力的大型能源化工基地。

    发展 实现三大历史性转变

    改革调整是贯穿淮北矿业“十一五”整体工作的一条主线。淮北矿业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和调整步伐,在加快企业跨越发展的同时,在体制、战略和政策上不断寻求变革,一些制约企业发展的历史性难题被破解,企业发展活力日益彰显,在面临危机影响的情况下,经济运行“触底反弹”,画出了完美的“V”字型轨迹。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淮北矿业企业资产总额、原煤产量、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是2005年的2.8倍、1.4倍、2.7倍、3倍;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2以下,比“十五”期间下降70%以上。

    全面完成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 “十一五”是淮北矿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全面展开并取得重大成果的五年。淮北矿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实施从2007年初开始,面对阻力和困难,淮北矿业坚定不移推行辅业改制,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分三批共对18家辅业单位成功改制,改制后,职工身份和产权关系均得到了转换,改制后企业在审计核销了不良资产后,实现轻装上阵,均走上“四自”经营的发展轨道,企业经营机制逐步得到转换,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稳步推进。煤业公司重组改制上市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一五”期间,分别和上海宝钢、皖能集团、山西焦煤、奇瑞汽车、四川成达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以临涣焦化、中利电厂、安徽华塑、神源煤化工、雷鸣科化等一批合资企业的建立为标志,对外合资合作和产权多元化迈出重要步伐。

    为激发经营单位的发展活力,“十一五”末,淮北矿业还制订完成职防院等三家单位的经费改革方案。方案从减人提效、规范管理、逐年减少补贴等角度出发,敦促三家单位自我加压,加强内部管理、压缩支出。

    经过五年的改革调整,淮北矿业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一是实现了由产业分散、广种薄收,向突出主业、调整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历史性转变;二是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厂制”的企业体制机制,向适应市场经济的“公司制”、“股份制”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变;三是实现了由自我封闭、按部就班、小富即满的发展模式,向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大开放中实现大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企业焕发出活力,增强了后劲。

    民生 百里矿区绽放幸福花

    在“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的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如今的淮北矿区,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百米井下采掘生产一线,“幸福生活,体面工作”,不但成为构建和谐矿区的响亮口号,更成为企业和职工发展追求目标。

    薪资是职工最直接的利益,也是职工安居乐业最基础、最主要的保障。关注民生,就要让职工收入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稳步增长。为了保证职工的工资收入科学合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淮北矿业出台了《关于职工工资正常增减机制的意见》,明确规定:对于职工工资的增加或降低,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减相协调。

    淮北矿业还积极利用国家有关政策,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惠及职工。从2004年起,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为全矿区1.4万名农民劳务工建立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从2005年按照普惠制的原则率先实施补充养老保险,即年金制度。目前,淮北矿区近10万名职工参加了企业年金,有4万多名退休职工享受年金实惠。此举开全国煤炭行业之先河。

    让广大职工居有其屋。近年来,淮北矿业心系职工,充分利用国家有关政策,加快实施安居工程步伐,职工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在国家出台廉租房建设有关政策后,淮北矿业抓住有利时机,制定了《危旧房和生活后勤设施改造计划》、《危旧房改造工程的暂行管理办法》,着力改善职工生活环境。集团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完成集资建房、廉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累计建房21853套,总面积达165万平方米;投入2亿多元,用于矿区生活后勤设施改造。

    解危助困,关注弱势群体,让他们有尊严的工作生活,是淮北矿业各级领导时刻牵挂的事情。 2006年,淮北矿业建立职工大病医疗救助基金,按每年度一次共实施救助四次,累计救助患大病职工4376人次,发放救助款1630多万元,使得矿区3000多个家庭摆脱了因病至贫的困境,广大职工深切感受到了淮北矿业对职工尤其是对矿区弱势群体的关心爱护,团结互助的精神风尚在矿区形成。淮北矿业建立了困难职工互助基金和“育才关怀”基金,建立了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困难户制度,增强扶贫帮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去年,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自掏腰包给帮扶对象家庭送去现金、财物约22万多元。

     安全 体系建设助力管理创新

    面对淮北矿区自然灾害严重、安全威胁大的特殊情况,淮北矿业始终本着对职工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生命至高无上、安全永远第一、责任重于泰山”,强势推进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十一五”期间淮北矿业杜绝了较大及以上事故,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2010年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0.186,创造了安全生产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有5对生产矿井实现安全生产3周年,有3对生产矿井安全生产超过5周年。诚如淮北矿业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明胜所言,“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开始发力”。

    淮北矿业把50多年积累的安全管理有效的方式方法串起来,结合人、机、环、管等安全管理不断变化的要素,实施安全管理创新,形成了富有淮北矿区特色、特点的“54321”安全生产体系建设,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这一体系由四个层级构成:总体系由安全支撑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安全防控体系、安全操作体系和安全目标体系五个子体系组成。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内涵丰富,结构复杂,推进中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讲求方法。 2009年,淮北矿业开展体系建设试点,从重点要素、重要载体入手,选定12家基层单位开展总体和分项试点。其中,朱仙庄矿总体试点和风险预控管理、芦岭矿试点“三违”整治,童亭矿试点“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孙疃矿试点“班组建设”。这些试点单位在淮北矿业总体系指导下,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为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目前,淮北矿业正在矿区强力推行“PAR”(精准化、自主化、仪式化)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隐患分级排查整治闭合管理法和风险预控管理法。

    淮北矿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改变了安全管理“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现象,实现了从职工被动接受安全监管向安全自主管理的转变,从运动式安全管理向常态化安全管理的转变,从事后查处向全程预防的转变,从经验管理向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转变。

    淮北矿业还突出重点防范,牢牢抓住“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两个重点,开展瓦斯综合治理,加大瓦斯抽采力度,2010年抽采量达到1.6亿m3,抽采率近50%。加大安全投入,2006年以来共投入50亿元进行安全更新改造,极大提高了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未来 黄金五年大有可为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二五”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顺应这一大势,基于对形势任务的深入分析和发展阶段的清醒认识,淮北矿业高端提出,“十二五”也是淮北矿业大有可为的“黄金五年”。

    紧紧抓住黄金五年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淮北矿业科学发展步伐,是矿区上下不二的选择。 “十二五”期间,淮北矿业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依托煤炭、延伸煤炭、超越煤炭”的战略发展思路,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淮北矿区炼焦煤资源的禀赋优势,加快实施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统筹发展煤炭采选、煤化工、盐化工三大主业,构建“以煤为基、结构合理、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的产业格局,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具有淮北矿区特色的崛起之路。

    淮北矿业确立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经济总量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66641”。即,全公司煤炭生产规模达到600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以上;职工人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建成临涣、定远、南坪、涡北等四大循环工业园区;着力打造包含一流队伍、一流管理、一流文化、一流形象在内的现代一流企业。力争实现“88841”的目标,打造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双千亿”更具生机活力的大型能源化工基地。

    为实现这个目标,淮北矿业将继续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通过五年坚定不移、坚韧不拔的努力,实现历史性腾飞。

    调整产品结构,做强做大煤炭主业。煤炭采选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做强做大煤炭主业是发展的基础,是跨越的前提,这既包括提升煤炭生产规模,也包括提高生产效率效益;调整产业结构,依托、延伸、超越煤炭。按照“集中化、产业化、园区化”布局要求,科学规划和建设临涣、定远、南坪和涡北四大园区,适时延长煤化工产业链条,发展精细化工,建立矿区大循环的体系,实现由单纯的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调整产权结构,积极开展资本运作。坚持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并重,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打通直接融资渠道。同时继续扩大合资合作,在煤炭采选、煤化工、盐化工等更广阔的领域引进投资者;调整资源结构,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加快走出去步伐,利用淮北矿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复杂条件开采的技术优势,抢资源、扩储备、增后劲。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各类新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

技术支持: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京ICP备190060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339号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