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 00:53 星期五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
首页 >> 企业信息报送 >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正文
聚焦“双高”目标 激活三大引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加快向世界一流迈进
字号:[    ] 发布时间:2021-10-08 15:22:34 来源:煤炭工业网 发布人:刘一鸣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深入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以前瞻30年眼光,提出“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高水平建成世界一流企业”双高目标,重点围绕安全发展、“双碳”行动、内部改革、“混改”升级、创新驱动等内容,谋划出台了“强企30条”举措,进一步激活创新、改革、转型三大引擎,力争到2035年,完成传统能源化工企业向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转型,基本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集团。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强企,成为全球优秀的高端功能材料领军企业。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动摇

  坚持把创新作为唯一出路,摆上发展的逻辑起点、争创一流的核心位置,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批”,即建设一批战略引领型项目、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共享型孵化企业、研发一批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建成一批产品研发型全流程重点实验室、搭建一批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打造全省科技创新标杆。一是强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做强三大核心产业,前瞻30年谋划建立新兴和未来产业项目库,集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向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转型。大力发展碳纤维、优质活性炭、咔唑等医药中间体、石墨烯导热膜与石墨双极板等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碳材料;大力研发新一代己内酰胺等领跑技术,加大己二腈、对位芳纶成果产业化力度,放大特高强尼龙66工业丝、高性能人造丝浸胶帘子布等差异化高端尼龙产品比重;发展形成区熔硅、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等若干个拥有核心竞争力、市场话语权的新能源新材料拳头产品,努力打造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主体。二是持续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根据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搭建相应机制,完善以激励为主、奖惩结合的创新考评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攻关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制”、课题研发带头人负责制(PI制),加大科研成果重奖力度,加快形成一流的创新链条、创新平台、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三是全面提升数智赋能。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机遇,大力培育“互联网+后勤”新模式,推动数字技术在企业全流程、全领域深度应用,加速5G网络部署,加快“智慧平煤神马”建设步伐。高位推进ERP运营和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实现集团“一屏掌控”、部署“一键智达”、监督“一览无余”,打造全国行业内数字化转型样板,助推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安全高效导向,推动智慧矿山、智慧工厂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力争主力企业全部建成,安全高效受益度显著增强,坚决杜绝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

  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停步

  聚焦人员多、效率低、盈利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影响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突出障碍,坚持从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加快速度,加大力度,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人心所向。一是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统筹好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干部职工的承受度,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市场化机制,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广管理人员任期制、聘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力推广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项目跟投、科技创效分红、股票期权、中长期业绩奖金等举措,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二是完善综合考评体系。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提升考核的科学性,完善穿透式绩效考核体系,更加突出利润等核心经营指标。充分考虑行业对标,对不同产业领域、发展阶段的企业实行差异化考核,确保各单位在同一赛道竞争,在同一行业中比较,在集团一盘棋上排队站位。探索推行安全隐患和责任事故处罚12分积分制,强化经营绩效考核“ABCD”、“双百”考核结果运用,加大科技创新考核力度,让考核有力有效。三是优化集团管控模式。理顺集团总部、事业部、基层单位三级管理架构和职能,建立“链长制”,重点实施产业链一体化管理,下放相应权力,逐步让事业部成为集团利润中心、运营中心。统筹资产人员、债权债务,大力优化企业结构,坚决把企业户数压减到200家以内。对地域相邻、专业相近、产业相同的基层党组织,试点推进合并重组,进一步压层级、优机构、减职数。

  三、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不松劲

  以“双碳”目标政策为基准,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不断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是进一步挖掘产业优势。放大主焦煤品质世界第二、全国第一,产量国内第一的突出优势,持续深化“大精煤”战略,加大动力煤向炼焦煤转化力度,着力打造一流焦煤品牌,推进煤焦一体化发展,推动煤炭从“燃料”向“原料”“材料”转变。尼龙产业坚持延链补链强链,找准自身产业链、人才、规模和市场优势,通过上优质项目、加强产业链协同,变道超车、迎头赶上,持续巩固提升行业领先优势。二是构建链园组合新模式。坚持链式发展、集聚发展,推动五链深度耦合,做优特色煤基尼龙化工、碳材料、硅材料及氢能三条产业链,做强平顶山尼龙新材料、许昌硅碳先进材料、开封精细化工三大产业园区,统筹推进豫西南先进材料工业走廊建设,通过实施链条式招商,带动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入驻,力争形成连接平顶山—许昌—南阳特色鲜明的产业生态带,带动产城融合、县域发展、乡村振兴,畅通区域产业循环、市场循环。三是强力发展绿色能源。充分发挥“金太阳+互联网”平台作用,整合集团发展光伏电站的原料、技术、人才、空间等各项要素资源,强力推进3GW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光伏发电占集团用电总量的35%以上。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强化污染源头治理,严控新上项目能耗关,加大绿色化改造、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力度,打造底色更绿的产业体系,实现“看不见烟雾、闻不到异味、听不见噪声、触不到灰尘”。引进发泡陶瓷、透水砖、路沿石等新型建材生产线,加快平顶山静脉产业园建设进度,打造全国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基地。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供稿)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各类新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

技术支持: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京ICP备190060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339号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