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 17:21 星期五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
首页 >> 人才培养 > 专家视野 > 正文
康红普院士做客《科创中国·院士开讲》讲述“科技创新为煤炭行业智变添动力”
字号:[    ] 发布时间:2022-11-21 21:20:22 来源:科创中国 发布人:刘一鸣

  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科开采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康红普做客《科创中国·院士开讲》栏目,以《煤炭的故事》为题,讲述了煤的形成、煤炭开采、煤炭利用以及煤炭绿色低碳发展等内容,回应了“科技给煤炭行业带来哪些变化”、“新能源会否完全取代煤炭”等热点话题。

  《科创中国·院士开讲》是“科创中国”与抖音联合打造的大型视频知识类栏目,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主讲嘉宾展现我国科技创新的澎湃活力、呈现科学技术的广度与深度、凸现我国科技创新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智慧。

  “智变”赋能质变

  彰显高质量发展成色

  煤炭,被誉为“黑色的黄金、工业的粮食”,为社会发展贡献了大部分电力和热力,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用到的钢铁、水泥、塑料、化纤,以及电解铝、稀有金属(如镓、锗等)等都离不开煤,我们住的房子、穿的衣服、开的汽车也都与煤炭息息相关。

  “目之所及,要说出日常生活中哪些产品与煤完全无关,还真是件比较困难的事。从这个角度看,煤炭这个经济实惠又能大规模开发的‘宝藏’,为我们大众的幸福生活提供了最基础的能源和材料。”从事煤炭安全、绿色、高效开采理论与技术研究30余年来,康红普院士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煤炭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推动煤炭开发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指出,我国井工采煤技术发展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力+炮采落煤,六十至七十年代的普通机械化开采,七十至九十年代的综合机械化开采、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三个阶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煤炭自动化、智能化开采发展迅猛,煤炭产业迎来第四次重大技术变革。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上湾煤矿8.8米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是世界上采高最大的工作面,最大割煤高度可达8.6米,最高日产6.32万吨,最高月产146万吨,工作面产能高达1600万吨/年。”

  “同煤塔山煤矿20米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工作面,采煤机割煤高度5米,支架后部放煤15米,全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煤炭产量超过1000万吨/年。”

  康红普院士对于我国煤炭安全、绿色、高效开采理论与技术研究如数家珍。自1991年博士毕业至今,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与团队的科研成果也已广泛应用于我国20个省(自治区)的60余个大中型矿区。

  “数字化、智能化将是未来煤炭行业发展的趋势。”他表示,十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煤矿智能化建设,在智能感知、智能决策及自动执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实现了煤矿地质勘探、巷道掘进、煤炭开采等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融合与智能控制。目前,全国已有400余处煤矿正在开展智能化建设,总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已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800余个,多种类型煤矿机器人在煤矿井下示范应用,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绿色低碳破题

  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同时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面对现代化强国目标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煤炭行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发生变化,煤炭高质量发展文章如何书写?

  2020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明确提出,推进煤炭安全智能绿色开发利用,努力建设集约、安全、高效、清洁的煤炭工业体系。

  中国工程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表明,2030年前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处于消费峰值平台期,仍将累计新增消费约388亿吨(2030年占比46%)。

  康红普院士表示,“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离不开煤炭。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煤炭仍将承担着稳定器、压舱石的兜底保障作用。”

  在“双碳”目标下,煤炭向绿色低碳发展是必然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也为我国煤炭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康红普院士认为,亟需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的任务,加快原创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煤炭产业迈向更加重视生产、加工、储运、消费全过程安全、绿色、低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时代,走优质、高效、清洁、低耗的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

 “煤炭最大的问题是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如采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将碳排放减下来,煤炭照样是清洁低碳价廉的能源。”康红普院士提出,随着低碳矿区示范工程的建设,煤炭开发利用工艺、技术和系统性管理的持续优化,未来将有更多煤矿采用高效节能的技术和设备,煤矿开采也将逐步由机械化、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同时,最大限度减少采煤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打造绿色、低碳、智能煤矿与智慧矿区。

  谈及煤炭与可再生能源的耦合发展,康红普院士强调,我国下一步的能源体系一定是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多能互补的格局,以煤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平抑波动的稳定器,可再生能源也可以为煤炭的低碳发展助力,两者耦合协同发展,将成为建立新能源体系的重要途径。

  安全高效、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多点发力之下,煤炭工业的不断变革是充分发挥兜底保障作用的直接体现,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各类新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

技术支持: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京ICP备190060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339号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