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7 08:00 星期六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
首页 >> 行业新闻 > 煤矿动态 > 正文
科技兴煤 人才强企 员工素质提升是关键——开滦东欢坨矿员工素质提升工程纪实
字号:[    ] 发布时间:2020-01-21 16:07:16 来源:国家煤炭工业网 发布人:刘一鸣

  近年来,欢矿公司基于开滦集团领军型矿井最新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安全第一前提,把效率、效益作为工作核心,加速科技兴矿步伐。但随着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信息化、智能化升级,以及先进管理方式的引入,员工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与之形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这公司把员工素质提升工程纳入了“十三五”打造开滦集团领军型矿井建设的战略规划之中,确立了“企业发展人才至上、安全第一培训先行”的理念。驰而不息地开展大培训、大比武、大练兵、大提素“四大活动”,创新实施精准培训,依托“互联网+”智慧开滦工作思路指引,始终坚持把全员提素工作做真、做实、做到位、做出成效。

  一、落实“人才强企”战略,为企业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92号令及煤矿安监局6号文,特别是逐条逐项对标河北省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意见》及《煤矿井下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并紧密结合开滦集团指示精神及自身实际,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经过各相关部门严谨细致的调查和研究,这公司提出了一个愿景或者说工作的努力方向:就是要通过全员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更多的培养安全生产领军人才,打造一批煤矿技术骨干和技能蓝领,让每一个操作员工都争做安全标兵和技术状元,让每一个管技干部都争做安全管理和技术业务的首席专家。

  从2018年开始,确定了“一年起步打基础、二年再训保达标、三年巩固提素质”的阶段性目标。具体到“十三五”2020年末,力求员工队伍综合素质要得到整体提升,专科以上高学历操作岗位员工比例要达到20%以上;高技能人才比例逐年提升,占全公司技术员工比例要达到50%以上;员工受教育培训程度要达到100%;一职多能和一人多证人员,要达到在岗员工的80%以上。充分发挥培训提素的蝴蝶效应,形成第一年1个高技能人才带1个普工,第二年变成2个高技能人才带4个普工,第三年变成4个高技能人才带16个普工,1*N式倍数增长局面。同时,在公司年人均效率1000吨基础上,力争实现更高的目标,企业效益逐年递增10%以上,做大、做精、做强开滦集团的利润中心。

  二、保障基础建设,为员工提素、培训提速铺路

  2017年以来,这公司党政班子、各相关部门进一步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和人才发展的摆位,切实把员工素质提升、员工培训和科技创新工作纳入整体工作方案之中,从定目标、定项目、定责任、定时限,详细制定工作计划书,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常态化、持续化的开展培训、考试、技能晋级工作,促进学以致用的员工素质提升理念,不断细化、完善保障措施为员工素质提升发展和培训创新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撑。一是把培训作为一项主要的工作任务,强化了培训中心组织机构和硬件建设,划拨专项资金150万元建成了集大师工作室、培训中心为一体的创新楼,并将创新楼整个2层,占地约490平米,作为办公、培训区域,可同时满足近200人培训,互联网+教室配备了43台计算机,3台教学电视,可满足42人无纸化上机考试。二是打造一支从各专业副总至基层单位优秀班队长和首席技师(技工)近百人全部参与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牵头组建了各专业副总、主管工程师和各基层单位技术副职、技术员50多人的培训工作微信群,能够及时有效的将培训工作相关的信息、要求、课程安排等情况第一时间传达到各单位,并且能够让培训管理部门和专兼职教师随时掌握每名员工的需求。三是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保障体系。制定完善了《开滦东欢坨矿业公司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开滦东欢坨矿业分公司首席技师(技工)培养管理实施办法》、《中共开滦东欢坨矿业公司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意见》等相关政策,尤其是严格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教育培训经费每年按矿业公司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2018年这公司以“全员大培训、促进员工素质大提升”为主要目标,按照“厉行节约,合理配置,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2018年全年提取培训费用总额为270万元,其中用于安全培训的费用占培训费用的40%。除了固定的教育培训经费外,近两年来这公司投入近2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大师工作室科研创新、培训软、硬件改造和奖励在各级比武、考试、竞赛和取得专利的员工,以此鼓励员工学安全、学技术、肯钻研、永创新。另外,今年国家安监总局下发《煤矿安全培训规定》(92号令)及《关于开展煤矿安全培训整治,推进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通知》(6号文)后,这公司在原有管理制度基础上,对标修订、完善,规范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员管理等7项内容,完善了培训工作16项管理制度,细化了21个工作步骤,修订了年度培训规划内容及员工提素分步落实的工作计划,责成各单位、各部门正职为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坚持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与安全、生产、技术、经营等共同部署、一并考核,达到了1+N管理目的。并且将培训工作与安全生产一样执行一票否决,凡年度培训工作出现管理责任问题的单位取消年度先进区科和先进党支部的评选资格。四是用多姿多彩的活动,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员工学习兴趣。近两年不断组织开展了开滦东欢坨矿业分公司员工自主保安季度抽奖活动、管技人员业务大赛、操作员工技术比武活动、岗位描述大赛和“主题大宣教、业务大培训、技术大比武、作风大转变”(以下简称“四大”)活动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并且加大了对参与活动并取得成绩的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如,自主保安季度抽奖幸运员工抽到幸运大奖后能够完成本岗位描述的会得到200—2000元不等的物质奖励、管技人员业务大赛和操作员工技术比武获得名次的选手会得到与首席技师(技工)同样的1000—200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岗位描述大赛获得年度岗位明星的员工会得到1000元的物质奖励。

  三、创新培训方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培训体系

  1.利用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高技能人才精准培训。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和业务骨干在科技创新、技能攻关、技艺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强化带动引领,发动全体员工潜心钻研技术、解决安全生产难题、悉心传授技艺,畅通高素质员工培养渠道,全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爱岗敬业的人才队伍。从2018年年初开始三个大师工作室已累计开班30多期,培训达300余人次。以此为龙头,积极打造“创客联盟”,骨干创新人员已从之初的14人扩大到了27人,先后攻克技术难题项目30多项,仅2017年和2018年两年,这公司就完成了采煤机变频器一拖二、机载站人平台及上梁器等技术创新项目69项、其中14项荣获国家专利、1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目前的三个大师工作室和大师团队,不仅做好技术攻关,更注重带徒授艺,形成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双丰收的良好局面。
 
  2.利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施关键岗位精准培训。充分发挥现有机修加工车间、井下-690水平检修车间、矿井提升运行车间和洗煤厂集控车间等4处教学实习基地和实训车间的先进设备和高技能人才优势,创新推行“课堂-实训基地-工作现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打造了关键岗位“精准培训班”,先后安排14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对液压支架工、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液压泵站司机等十余个关键工种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培训206期、927人次,实现了“现场操作、直观教学、模拟故障、动手处理”一体化教学,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46%,为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坚实保障。依托“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这公司还重点在机电检修中心、机修加工以及三个综采队打造技术蓝领,今年共计培养出技师39人、高级技师11人、“一人多证一岗多能”复合型人才107人,申报煤炭行业技能大师1人。

  3.利用“岗位描述”方式实施安全标准化培训。强化“员工听、说、做”训练。“听得进去”,是指在班前会听规程措施贯彻、听事故案例的警示教育、听同岗位人员说工作标准,在井下小班前会听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听标准化工序培训,让安全思想入心入脑,时刻绷紧安全弦。“说的出来”主要以井下各小组二次“班前会”,这公司俗称小班前会为载体,制定了小班前会制度,具体到每一个人应该怎么说,谁应该先说,谁应该补充,谁应该总结都制作了“说”的样本。管技人员下井期间通过走动式询问的方式督促员工说,真正让员工张开了嘴。“做的到位”则是是“听”和“说”的检验,保证工作效果。为进一步推动全员参与,这公司还创新开展了岗位描述活动,编制了涉及51个工种的《岗位描述说明书》,编排了作业场景、岗位职责、岗位操作等描述内容的岗位描述基本框架。各基层单位充分利用安全活动、班前会、班中整理和班后会逐人进行岗位描述培训和演练,班队长和盯岗干部利用班中巡视督导员工将岗位描述内容实施到岗位。从2017年开始,这公司每季度举办一次班队长和主要工种的岗位描述大赛,共评出工班长及主要工种“岗位描述明星”31名和32名。

  4.利用校企联合办学优势实施“四新”培训。为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真正应用到矿山,进一步开拓员工眼界,目前,已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东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校建立了联合办学意向,共同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基于岗位需要的理论和实操一体课程及配套教材、共同拟定了教师、师傅“双导师”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共同考核评价参培员工、共同进行教科研项目研发与技术服务等一系列制度,并与联合办学院校共享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目前为止这公司已经向联合办学院校输送各层次学历培训班学员200多人次、专业技术技能提升班100多人,并已多次次邀请中国矿业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专家教授来矿现场授课。

  为进一步规范员工的教育、培训、考试行为,不断提升培训效果,这公司经过立项攻关,于年初启动互联网+在线培训系统,实现了通过计算机、移动终端在线无纸化、网络化、自动化的教育学习、考试。该系统将学员基本信息、学习工具资料、岗位工种题库、模拟练习、正式考试、成绩查询等“六大功能”融为一体。目前,这公司已建立了采支工、机修钳工、矿井通风工等54个工种及从业人员年度再培训、井下人员素质提升“两大体系”,共56类自主化题库,每个工种(专业)考试题库的题量都在200道以上。题型分为选择和判断两大类,每次考试只要凭身份证进入,选择对应工种,50道选择和50到判断会主动生成。员工答题完毕成绩自动生成,当场打印考试成绩单,经本人确认签字、监考签字后留培训中心存档,同时作为《安全培训合格证》审核盖章的依据现场办理,不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考分离,而且减少了印卷、判卷、成绩登统、集中收证办证等环节,也减轻了基层单位的工作量。该系统手机版在2018年7月16日通过了国家信息产业部和公安部的审验、备案,7月18日开始正式运行。目前,已组织了各级各类上机考试10916人次,80分以上的初次合格率达到了99.5%以上。完成了4460名员工的初培、复训、再培“一人一档”及培训教学“一期一档”等基础工作。

  四、解决培训难题,激活员工素质提升内在潜力。

  1.集中脱产培训与特殊辅导相结合。一是坚持从业人员集中培训与特殊辅导相结合的原则,由安全管理部和培训中心负责按照培训大纲的要求,针对公司一般从业人员工作实际,利用工作时间组织开展除三项岗位人员以外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从业人员进行不少于20学时集中脱产培训。二是区科负责组织具有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有实践经验的班队长,利用井下从业人员休假时间,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不少于40学时集中脱产培训学习,并且公司给予参培人员双倍岗资的补贴。三是区科负责针对年龄大、学历低的员工采取一帮一或一帮二的特殊辅导,并签订帮教协议。

  2.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在传统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互联网+培训技术,利用微课、微信群、动漫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和电视、电脑、手机等员工喜闻乐见的载体进行网上培训学习。培训中心责成专人负责建立以各基层单位技术副职全部参与的培训工作微信群,为员工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这公司发现员工下班后,往往更多的是在玩手机游戏、网上淘宝。因此,这公司充分利用自主研发的手机云端在线有奖答题APP软件,让每个员工可以通过手机扫二维码的方式,进入手机答题系统,题库就是在线培训考试系统的题库,每次答题成绩就是等值积分,答题不限次数,凡积分满100分起,可以换取等值物品,物品从几元钱的香皂、牙刷、牙膏到最高价值200元的凉席、蚕丝被,种类达十几种。引导员工至少拿出1个小时的工余时间用在自主学习上。目前,共有3189名员工参与了该活动,占到了全矿总人数的72%。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是由各区队、班组负责组织,指派有实践经验或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人员与各岗位人员结成帮对,制定教案,广泛开展规程措施现场对号活动,指导员工进行现场实操,今年以来,累计在16个单位现场纠正与规程措施不符的问题50多项。二是结合具体岗位和生产现场实际,做到实际操作教学不脱离本岗位,不影响正常生产,不影响其他人员正常作业。注重培养员工行为规范养成、熟练掌握操作标准、遵守操作规程的基本操作技能,这公司针对主要工种制定了22个工种300余项工序标准及12个工种、63项手指口述标准,拍摄了防范性操作案例片100个,并严格组织了验收考核,合格工序超过500道,合格员工达4000余人次,实现了标准操作全员全工种全覆盖,今年以来,“三违”率同比下降了48.3%。

  4.提高安全素质与增强安全意识相结合。一是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利用安全活动和班前会组织观看各种视频动漫事故案例片。通过巡回播放,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深刻汲取各类“三违”事故教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二是培训中心和基层单位利用各种培训班学习,通过岗位工种事故案例剖析,结合学习教材,巩固学习成果,进一步提高员工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实施正向激励,去年以来,累计投入110多万元,组织了7场岗位描述大赛及员工安全幸运抽奖,多次组织文艺骨干,编排原创文艺作品下基层慰问演出。同时,并为创造人人守规范、知标准的工作环境,从一线单位创新实施轮值班队长管理模式,制定了轮值安全班长一日流程,根据岗位性质按日补贴安全互保基金、按日兑现。截止到目前,已有17个单位、100多名职工参与了该活动。

  五、全力打造智力引擎,实现了人才兴企战略落地显效

  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可以说起到了很好的辐射效应,通过这几年持续不懈地抓培训、提素质,也有力地推动了公司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创新突破。

  1.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新成果显著。近几年,一批科技先锋脱颖而出,韩雅楠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全国能源化学系统工人先锋号,李永海大师工作室被评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李开武同志被评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五批“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韩振兴、张连伟、吕彪等3人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牛新秀入选唐山市专业技术领军型人才。同时,以三个大师工作室为龙头,形成了专利发明、科技立项、管理创新、小革小改等“万众创新”局面。仅去年以来,就获得国家专利16项,完成公司级技术攻关项目69项,其他各类大小技改项目317项,累计创效超过两千万元。

  2.安全上呈现了向好趋势,从2015年5月25日至今保持了稳定的安全生产态势,轻伤起数也从2016年38起,降至2019年的6起。2019年7个月实现了“零伤害”,23家基层单位中18家“无伤工”,创出了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3.生产事故率明显下降,由于员工操作规范程度的不断增强,机电设备在新度系数不足0.5的情况下,完好率超过了95%。2019年生产事故起数和影响时间同比下降了37%和30%。

  4.自动化建设进程加快,随着高技能人才的增加,近两年这公司加大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学习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投入了自动化、数据化操作及管控系统,建成了具备国内先进水平的数据管控中心,该中心涵盖了2个平台,17大系统、65分项。完成了供电,排水,提升,主扇,压风,运输等8大系统的远程监控和集中控制,建成投入了大数据管控中心。目前,已经实现了提升、矿井排水、主扇风机、压风机、井下皮带集中运输以及地面洗煤厂等8个系统或部位的“有人巡视、无人值守”,累计实现减人78人,每年可减少工资支出近500万元。完成了视频监视、信集闭、人员定位、瓦斯监控、能源管控、设备管理等8大系统的数据采集、分析,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辅助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精准依据。

  5.双高建设取得新突破。从2015年起,这公司就着手建设涉及采、掘、开、机电五支“安全高效队伍”,近两年随着人员、装备、管理水平的“三提升”,助推了这公司双高建设不断攀向新高。开拓方面,是开滦局内首个应用硬岩掘进机的单位,使用EBZ-200型机组曾创出过月进230.2米的全国先进水平;掘进充分发挥技术骨干作用,自主研发了一掘两架临时支护、拐弯皮带等10余项创新成果,其中,机载站人平台、第三代自动上梁器、皮带机尾自动清扫器等16项获得国家专利;生产上连续三年保持了450万吨水平,成功打造了建矿以来首个200万吨特级安全高效采煤队,该队还荣膺了中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

  6.推动了技术创新节支创效。随着工程技术人员对前沿知识的不断更新,推动了设计规划工作创新,比如,通过将南一采区三个区段变为两个区段,减少回采巷道4050米,减少开拓巷道390米,少安装(拆除)一个工作面,增加储量近9万吨,累计节省掘进、开拓、设备租赁等费用超过2300万元。通过推行以“按规范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为内容的工程“三按”管理,杜绝了反手工程,对比推行之前出现的反手工程,每年节省材料、人工等费用约300余万元。

  “优质的培训、先进的设备和万无一失的安全”这三驾马车是这公司下一步要做和必须做好的,也是企业真正能够做强做精、内在的紧迫需要。这公司正在谋划三项工作,力争利用“十三五”最后两年,把人员、装备、管理水平再实现一个新的提升。一是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客联盟”,完成搭建与各大院校相关专业的互联平台,可以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到技术攻关与创新的大潮中来,让创造、创新、创享成为引领技能型员工学习提高的新时尚。二是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好数据管控中心这一平台,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管理、物资管理、治安防范等相关管控平台,从当前具有较高自动化程度的阶段,努力向更深层次的数字化,再向高端的智能化阔步迈进。三是全面启动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和竞争“四项机制”,利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一年的时间,集中配套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大提素”活动,对54个工种,特别是22个主要工种,每周由基层区科开展一次集中大培训,每月由专业线组织一次大练兵,每季度由公司组织一次大比武。每月公司将拿出5万元专项活动资金。同时,在全体管技干部中开展业务培训比武活动,每月公司拿出1万元专项奖励资金。2019年5月22日承办了全省煤炭素质提升工作大型现场会,做成了开滦集团、全省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开滦集团供稿)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各类新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

技术支持: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京ICP备190060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339号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