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3 15:04 星期二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
首页 >> 人才培养 > 专家视野 > 正文
推进煤炭深加工产业健康发展
字号:[    ] 发布时间:2021-04-01 09:53:42 来源:国家能源报道 发布人:刘一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的工作目标,并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煤炭深加工产业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之一。“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快速步入产业化轨道,规模快速增长,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示范工程取得重大成效,这些都是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十三五”发展的重大亮点。
 
  “十三五”取得突破性成就
 
  “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已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园区化格局初步形成。以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为主的项目均打通了工艺流程,产业布局初步形成。目前,我国煤炭深加工的产能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同时,关键技术创新实现整体突破,装备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经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煤气化、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工艺技术,整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大容量、压力等级高的煤气化炉实现了国产化,大型空分、大型压缩机、大型反应器等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不断提高,并成功用于大型煤化工项目。此外,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及污染控制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工艺技术创新及优化、管理水平提升,单位产品的能耗和水耗不断降低。通过示范项目的运行,摸清了煤炭深加工产业污染源及排放、组成规律,采用分类、分质处理措施,污染控制技术及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取得上述成就是因为我们走出了符合国情的自主创新道路。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已经形成了核心技术突破-工艺创新-项目示范-产业化推广的良性产学研互动模式,使得行业自主可控核心技术能够快速产业化。同时,煤炭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从三方面破解发展难题
 
  在项目示范、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还存在环保和碳减排压力大、油价及税收影响较大、煤制化学品科技创新存在短板等问题。
 
  要破解这些问题,首先应实现煤炭深加工产业差异化、精细化、高端化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要服务于国家能源发展总体战略,坚定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寻找发展突破口。
 
  其次,坚持创新驱动,延长煤制化学品产业链。基础有机化学品呈现逐年递增态势,进口依存度逐步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是高端及专用料生产匮乏,需进口货源做补充。因此,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快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提升技术竞争能力,产品结构从现有的“单一化、低端化”向“差异化、专用化”转变。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把产品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提升产品价值链。
 
  再次,应实现煤炭深加工产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未来一是要通过节能降低碳排放。二是与新能源耦合,采用可再生能源制氢、制氧,通过使用绿电、绿氢和绿氧,降低煤炭使用量,从而达到从源头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三是与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技术结合等,降低工艺过程中的碳排放。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进程
 
  “十四五”期间,需要转变煤炭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理念,加快能源终端消费产品由化石能源主体向清洁能源主体转变,在确保油品生产和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化石能源的发展趋势由燃料向化学品转变,寻求与可再生能源耦合发展的突破口,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进程,降低碳排放强度。
 
  在发展方式方面,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煤炭深加工与石化、新能源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与石油化工互补发展,包括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和特点,通过发展煤制燃料、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等石油替代性产品,推动石化原料路线多元化和能源安全供给保障能力,提升我国基础石化产品自给率和国际竞争力。二是探索在典型能源基地推进煤化工和可再生能源制氢融合示范,促进煤化工绿色低碳化发展、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实现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低碳融合,助推区域各能源品种清洁融合利用,先行先试碳中和目标下的煤化工发展技术与路径。三是拓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途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在产业布局方面,进一步强化和推进煤化工项目园区化建设,产业向基地集中,项目向园区集中。遵循规划先行的原则,科学设置园区准入门槛,充分利用不同资源之间的元素互补,实现能源和资源梯级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
 
  在科技创新方面,建议将煤炭深加工纳入国家科技重大工程计划,加大国家科技研发支撑力度,集中力量解决制约产品优势提升的工艺技术、关键设备、自控技术等“卡脖子”问题,加强整体过程集成优化、智能化及数字化控制管理。
 
  在体制机制方面,制定煤制油税收优惠政策,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煤炭深加工项目给予投资和税收等优惠激励;加强与石油化工协同发展力度,理顺和构建油品销售机制和标准体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作者:王明华 步学朋 作者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各类新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

技术支持: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京ICP备190060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339号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