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8 21:06 星期四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
首页 >> 全国两会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一张图了解地方两会释放的煤炭信号
字号:[    ] 发布时间:2021-03-04 13:57:10 来源:中国煤炭网 发布人:刘一鸣
  提 要
 
  今日下午3点,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将开幕!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
 
  小编梳理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涉煤内容,
 
  通过大数据进行了高频词分解,
 
  一张图看懂其中释放的煤炭信号。
 
  一张图了解地方两会释放的煤炭信号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涉煤领域“词频图”)
 
  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涉煤内容一览
 
  山西
 
  “十三五”工作回顾
 
  ——有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57亿吨,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68%。压减焦化、钢铁等落后过剩产能,关停煤电机组425.6万千瓦。退出僵尸企业238家。
 
  ——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五年下降70.9%。
 
  ——全国首个5G煤矿专网建成运行。
 
  ——大刀阔斧推进省属企业专业化战略重组,省属企业从28家优化调整至19家,形成能源产业“双航母”格局,重组和组建一批新兴产业旗舰劲旅。
 
  ——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出台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特别规定和监管专员制度等……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全领域全覆盖全方位隐患排查整治。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局未来产业,发展蓝色经济,推动基础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碳基新材料产业推动太钢高性能碳纤维规模量产应用、阳泉碳纤维和高端纺织时尚产业项目、长治高端煤基合成纤维及面料纺织项目建设,推进金刚石、电容炭、全合成润滑油、高端合成蜡等重点项目建设。
 
  ——煤机智能制造产业依托太原、阳泉、临汾,强化与领军企业深度合作,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提升智能成套装备市场占有率。
 
  ——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建设10座智能化示范煤矿,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00个,打造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标杆项目,培育200户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
 
  ——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促进现代煤化工走高端化、差异化、市场化和环境友好型路子。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把开展碳达峰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牵引举措,研究制定行动方案。
 
  ——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开采,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抓好煤炭消费减量等量替代。
 
  ——探索用能权、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深入实施能源消耗双控行动,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
 
  ——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和煤矿安全生产特别规定等,压实各方责任。
 
  ——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危化品和农村、学校、城乡建筑、森林防火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开展科技强安专项行动,稳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煤矿工作面减人60%-70%。
 
  内蒙古
 
  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顾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长煤炭和稀土等产业链,煤电铝一体化达到65%,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达到70%,稀土永磁、储氢、抛光等新材料产值位居全国前列,乌海氢基熔融还原铁项目进入调试阶段。
 
  ——新开工煤电装机838万千瓦,锡林郭勒70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成并网,全国最大“源网荷储”示范项目落地乌兰察布,通辽“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建设。
 
  ——应用5G技术,推进智慧矿山建设。
 
  ——草原重要生态功能区不再新上矿业开发和风电、光伏项目,已建项目有序退出;停止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矿山企业开采勘探活动;提高露天矿治理标准。取缔违规占用草原的旅游景区景点397家,辉腾锡勒草原保护区风电机组开始拆除,额仑草原违规开垦、开矿等得到治理。
 
  ——自治区本级经营性国有资产基本实现集中统一监管,煤炭等矿产资源全面实行市场化出让。
 
  ——推进煤矿、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事故持续下降。
 
  ——推进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和人防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
 
  ——超额完成“十三五”去产能任务。
 
  ——建成一批绿色矿山、绿色园区、绿色工厂。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走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内蒙古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生态安全,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延伸产业链。
 
  ——做优做强现代能源经济,推进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高标准建设鄂尔多斯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5G技术推广应用,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加强沿黄地区环境污染系统治理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优化能源化工产业布局,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非煤产业、非资源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编制自治区碳达峰行动方案,协同推进节能减污降碳。实行污染防治精细化差异化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建设绿色矿山,严格落实露天矿治理标准,最大限度恢复原貌,决不能治理后的“大坑”依然是“大坑”、“土山”还是“土山”。推行矿区清洁运输方式,提高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陕西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不失时机推动复工复产,充分发挥重大项目、产业龙头的牵引带动作用,煤电油、水气热和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裕,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
 
  ——加强重点行业企业运行监测、要素调度和产销对接,电子信息、能源化工、汽车、装备制造等领域产能加速释放,电力外送增长20.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
 
  ——强化生态红线监管,深化“五乱”等突出问题整治,169个矿权、40座小水电完成退出。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能源化工、文化旅游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四基”产品示范应用,精心打造重型卡车、煤化工、集成电路、光伏发电、电子显示、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
 
  ——推动能化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建设15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80万吨乙烷裂解制乙烯等项目,支持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打造氢能应用示范工程。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加快淘汰过剩落后产能,推进“僵尸企业”治理,实施“腾笼换鸟”试点示范工程。
 
  ——推动陕北转型升级,支持榆林建设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支持延安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开展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新型淤地坝建设、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开展渭河及其主要支流水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2600平方公里。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编制省级达峰行动方案。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深入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经济社会风险。严格落实化解8大类61项风险隐患清单台账,切实提升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投资、重要科技、粮食能源等领域风险预防处置能力。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煤矿、交通运输、建设工程、城市消防领域安全生产“五项攻坚行动”。
 
  ——提升煤炭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深入开展煤与瓦斯突出、采空区大面积悬顶、冲击地压等灾害治理,加大不合规企业退出力度。
 
  新疆
 
  “十三五”工作回顾
 
  ——大力推进工业提质增效,推动石化、煤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持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累计实现煤炭行业去产能2356万吨,钢铁行业去产能1015万吨,关停落后煤电装机159.1万千瓦。
 
  ——加快建设国家级现代煤化工基地,初步形成了准东、吐哈为主的煤化工产业发展集聚区。
 
  ——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资国企、医药卫生、财政金融、农业农村、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
 
  ——先后建成“疆电外送”“西气东输”、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新能源基地等一批重大工程,实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地州全覆盖,全区电力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达到10253万千瓦,“疆电外送”超过3000亿千瓦时,其中2020年突破1000亿千瓦时。
 
  ——实施南疆三地州“煤改电”(一期)工程,累计完成60.5万户,让偏远落后的农村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生活。
 
  ——持续加大安全惠民力度,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加快推进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深加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持续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立足新疆能源实际,积极谋划和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深入实施扩大就业、增收致富、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社保扩面、安居保障、煤改电、兴边富民、公共安全保障、稳定惠民等“十项惠民工程”。
 
  ——优化创新发展布局……推进碳基能源资源化学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重点抓好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电力、纺织服装、电子产品、林果、农副产品加工、馕、葡萄酒、旅游等“十大产业”,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实施新一轮传统产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稳步发展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电力、硅基、有色金属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加快推进“三基地一通道”建设,推进硅、铝、铜、镁等基础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重点优势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加工利用。
 
  ——按照“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建立完善项目库,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统筹推进续建、新建和储备项目,重点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电力、通信、城镇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推进力度。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坚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严格执行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对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行封禁封育管理,实施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地土地整治。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格执行国家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标准,实施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理,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产业,发展绿色建筑,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进一步深化节能减排工作。
 
  ——实施“煤改电”工程。完成南疆煤改电(一期)工程剩余28.7万户改造任务,将“煤改电”“煤改气”结合起来,着力改善各族群众生活条件,降低生活成本。
 
  ——切实树牢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贵州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
 
  “十四五”和2035年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补齐水利、能源、环保等领域短板,加快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实施煤电扩能增容提质行动,加快煤矿智能化、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推动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利用实现重大突破。
 
  ——大力发展精细磷化工、煤化工,加快推进织金年产50万吨PGA、恒力(贵阳)智能化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推动能矿机械、工程机械、山地农机等特种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六盘水、毕节等煤机产业基地建设。
 
  ——促进低产低效企业逐步退出,实现“腾笼换鸟”。狠抓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支持盘江煤电、乌江能源、振华电子等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智能采掘。
 
  ——恢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3000亩。强化绿色转型。
 
  ——创建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绿色园区。
 
  ——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推广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市场化交易。
 
  安徽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我省成为全国“智慧应急”试点省。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为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赢得主动。
 
  ——实施“能源供给保障”工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维护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保障粮食、能源、金融、生态安全。
 
  ——统筹推进节能减排减碳。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严控高耗能产业规模和项目数量。
 
  山东
 
  “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回顾
 
  ——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压减粗钢产能2110万吨、生铁970万吨、焦化2800万吨,关闭退出煤炭产能3767万吨、电解铝违规产能321万吨,全面完成“十三五”煤炭消费总量压减任务。
 
  ——省属企业混改户数比例达到68.9%,铁路、机场、港口、重工、能源、高速公路、文旅、医养等领域国有资本重组整合成效明显。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动能加速转换,低端低效落后动能加快退出,新动能蓬勃发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产业生态不断优化。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能耗、土地、环境容量制约凸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任重道远。
 
  ——依法依规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实施企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改,推动产业基础再造。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降低碳排放强度,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快推进矿山、化工、建筑等重点领域智能化建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提升森林火灾、海洋灾害、危化品事故灾害、自然灾害、矿山和地质灾害等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保障水平,抓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严格执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办法,深化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运用,倒逼能耗产出效益低的企业整合出清。
 
  ——强化能源消费“双控”,持续推进煤炭消费压减。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系统治理和联防联控,全面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和国Ⅲ及以下柴油货车,开展重点行业工业炉窑深度治理,实施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综合整治。
 
  ——推动清洁取暖建设向非通道城市延伸,加大力度持续推进煤改气、煤改电。
 
  河南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8280个重大项目建设。
 
  ——启动智慧矿山、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项目151个。
 
  ——新化解煤炭过剩产能486万吨。
 
  ——省属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完成剥离,“僵尸企业”依法顺利处置,郑煤机改革经验全国推广。
 
  2035年及“十四五”目标和2021年工作安排
 
  ——构建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撑体系,实施电力“网源储”优化、煤炭稳产增储、油气保障能力提升、新能源提质工程,增强多元外引能力,优化省内能源结构。
 
  ——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5个百分点左右,建设30个生态环境友好型静脉产业园,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钢铁、铝加工、煤化工、水泥、煤电等产业绿色、减量、提质发展,实施钢铁企业重组整合和装备大型化、产能保持在3000万吨左右。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智慧矿山成套装备、小麦新品种选育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提升产业链创新整体效能。
 
  ——扩大有效投资。在产业、交通、能源等9大领域接续实施8000个左右的重大项目,力争年度完成投资2万亿元。
 
  ——实施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原大型煤炭储备基地等能源项目。
 
  ——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在抓好重点企业、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管控等治标工作的同时,以更大力度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和农业投入结构,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探索用能预算管理和区域能评,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建立健全用能权、碳排放权等初始分配和市场化交易机制。
 
  ——推动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加快转型,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新兴能源产业,谋划推进外电入豫第三通道。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抓好建筑施工、城市运营、交通运输、城乡消防、危化、矿山、林区等领域隐患排查整改,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宁夏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加快工业结构、绿色、智能、技术四大改造,外送电量创历史新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推行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单位GDP用水量、煤炭消耗、电力消耗均下降15%。
 
  ——坚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完善省级领导包抓机制,做好用地、用能、用工服务,启动“十大工程项目”,抓好宝丰煤制烯烃、韩国晓星氨纶、固海扩灌扬水等重大项目,力促早建设、早投用。
 
  ——着力降低企业负担,发挥纾困基金、担保贴息作用,加强煤电油气等要素保障,帮助市场主体解难脱困,全年减免电费8亿元左右,降低实体经济成本100亿元以上。
 
  ——特别要推动宁东基地与吴忠太阳山一体化发展,加快现代煤化工向下游精细化工延伸,争创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
 
  ——实行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进煤炭减量替代,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最大化。
 
  ——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云南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能源供需衔接平稳有序。企业原材料保供、物流保畅、订单开发、商业收储等成效明显。
 
  ——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16个州市建成区块链服务网络城市节点,建成一批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旅游、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完成煤炭企业整治重组,推进煤矿“五化”改造,有序释放煤炭产能。
 
  ——加快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度改革和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全力做好能源保供稳市工作。
 
  ——扩大有效投资。把抓项目作为常态化工作,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大抓项目,抓好项目。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挥政府性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能源投资增长25%以上。
 
  ——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作贡献。
 
  黑龙江
 
  “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回顾
 
  ——推动了矿产资源开发及精深加工、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向万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强力推动龙煤改革。
 
  ——实施散煤污染、工业污染、黑臭水体等专项治理。
 
  2021年工作安排
 
  ——继续深化农垦、龙煤改革。支持驻省央企改革重组,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做好新建大型煤矿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在建煤矿投产达效和智能化煤矿建设,重点支持龙煤集团释放优质产能,提高我省煤炭自给能力。
 
  ——强化佳木斯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推动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煤城转型发展,打造东部城市群。
 
  ——落实碳达峰要求。因地制宜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项目,优化风电、光伏发电布局。
 
  ——大力削减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散煤使用,加大淘汰地级市建成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力度,减少重污染天气。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采煤沉陷区、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地级以上城市主城区棚户区全部改造完成,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隐患排查、监管责任、教育培训、应急救援和全社会监督体系,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防范重大灾害风险和重特大事故发生,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河北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统筹推进压能、减煤、治企、抑尘、控车、增绿。
 
  ——安全生产事故总量、较大事故、工矿商贸事故实现“三个双下降”。
 
  ——下大力化解过剩产能,超额完成“十三五”6大行业去产能任务。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要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着力去产能后的新动能培育,以新动能催生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围绕做强实体经济、做大数字经济,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大力发展12大主导产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质量提升工程,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规划,支持有条件市县率先达峰。
 
  ——加强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生态资源、重大科技、信息网络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确保粮食能源安全,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抓好尾矿库复绿和采煤沉陷区整治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制定我省碳达峰行动方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进碳汇交易,加快无煤区建设,实施重点行业低碳化改造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甘肃
 
  “十三五”工作回顾
 
  ——祁连山生态治理“由乱到治大见成效”。整改任务按期完成,保护区内144宗矿业权全部分类退出,42座水电站全部分类处置,25个旅游设施项目全面完成整改,核心区农牧民全部搬迁。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实施提升产业链水平攻坚行动,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等为重点,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加快绿色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能源综合生产基地、储备基地、输出基地和战略通道。
 
  ——加快陇东能源基地煤电化一体开发。
 
  ——加快自然保护地内矿业权分类退出,抓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编制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鼓励甘南开发碳汇项目,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八大工程”,重点抓好工业、燃煤、机动车和扬尘四类污染源治理,推进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治理。
 
  ——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配置效率和整体功能。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积极稳妥推进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辽宁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化解和淘汰钢铁产能602万吨、煤炭产能3857万吨,“僵尸企业”依法顺利处置。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133万吨标准煤。
 
  ——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科学编制并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支持氢能规模化应用和装备发展。
 
  ——建设碳交易市场,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推进绿色化生产,既要把能耗增量控制住,又要把能耗存量降下来。
 
  ——推进抚顺、阜新露天矿综合治理,加快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建设绿色矿山。
 
  ——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自给率,巩固能源安全。
 
  四川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完成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5882公顷。
 
  “十四五”和2035年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大气、水体等质量明显好转,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围绕成渝地区汽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加强配套协作,辐射带动成德绵眉乐雅广西攀、成遂南达、攀乐宜泸三大经济带加快发展。
 
  ——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和能源化工等支柱产业,围绕重大领域编制产业链全景图,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工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
 
  ——持续推进能源消耗和总量强度“双控”,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和重点节能工程。
 
  青海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扎实推进木里矿区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狠抓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常态化开展排污权交易,碳汇交易实现零突破。
 
  ——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3.1个百分点、预计达到6.5%,三大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占比超过60%。
 
  ——三江源地区清洁供暖正在替代煤炭和牛粪取暖。
 
  “十四五”和2035年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主要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左右。
 
  ——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实稳固,并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
 
  ——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88%以上,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湟水河出省断面水质达到Ⅲ类,节能降碳减排控制在国家规定目标以内。
 
  ——抓好木里矿区和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坚持高站位、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落实三年行动方案,高质量实施采坑回填、边坡修复、种草植绿、围栏封育等措施,稳步推进企业和矿业权整合,科学实施高寒高原植被修复工程,确保按期完成年内各项任务。
 
  ——构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鼓励电解铝、钢铁、铁合金等耗能行业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积极推动“疆煤入青”。
 
  湖南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加快淘汰煤炭等领域不安全的、落后的产能,落实洞庭湖区造纸企业关闭退出后续工作。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落实国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有序推进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
 
  ——支持探索零碳示范创建。全面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制度,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
 
  ——抓好矿业转型和绿色矿山、绿色园区、绿色交通建设。
 
  ——深入开展“打牌子”“提篮子”和招投标、涉矿涉砂涉金融等腐败多发领域专项整治,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江苏
 
  “十三五”工作回顾
 
  ——累计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57275家,处置“僵尸企业”876家,钢铁、水泥等行业完成去产能任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分别下降约28.4%、25.8%、14%、14.6%,碳排放强度降低2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以上,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快推动能源革命,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力争提前实现碳达峰。
 
  ——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及“十四五”行动方案,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加强节能改造管理,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加强煤、电、油、气和防疫减灾物资等储备供给,确保应急物流安全、高效、畅通。
 
  吉林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2021年工作安排
 
  ——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推动能源生产清洁化、消费电气化、配置智慧化。
 
  ——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保持较高投资强度。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破除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进入交通、能源、电信等领域。
 
  ——启动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加强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全面构建绿色能源、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加快煤改气、煤改电、煤改生物质,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支持白城建设碳中和示范园区。
 
  ——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挖掘企业节能减排潜力,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发展壮大环保产业。支持乾安等县市建设清洁能源经济示范区。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空气质量巩固提升行动,全面推进秸秆全量化处置,统筹抓好燃煤、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城市扬尘等污染治理。
 
  重庆
 
  “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回顾
 
  ——绿色低碳转型提速,率先发布“三线一单”,广阳岛入选“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雏形初现,重庆经开区入选全国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全市建成绿色园区10个、绿色工厂115个、绿色矿山170个,发行绿色债券264.5亿元,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任务全面完成。
 
  ——全面完成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修复。
 
  ——进一步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强化煤矿安全管理。
 
  “十四五”和2035年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建设一批零碳示范园区,培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抓好矿山、交通、危化品、建设施工、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高层建筑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提速实施渝西天然气输气管网工程,扩大“陕煤入渝”规模,提升“北煤入渝”运输通道能力,争取新增三峡电入渝配额,推动川渝电网一体化发展,推进“疆电入渝”,加快栗子湾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
 
  ——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淘汰煤炭落后产能,持续开展高层建筑、老旧小区消防安全和危化品安全专项整治。
 
  福建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总额持续扩大。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树立绿色发展导向,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实施能源安全战略,提升能源储备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
 
  ——创新碳交易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碳汇金融。开发绿色能源,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
 
  ——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厦门、南平等地率先达峰,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
 
  ——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江西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显著,连续35个月杜绝重大及以上事故。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节能减排降碳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方案,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深化“五气同治”和联防联控,争取更多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广西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目标。
 
  湖北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继续聚焦“五个根本解决”,推进一批重大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研究制定我省碳达峰方案,开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建设。
 
  ——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
 
  北京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持续下降,生产生活用水总量控制在30亿立方米以内。碳排放稳中有降。
 
  ——加强细颗粒物、臭氧、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突出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
 
  ——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
 
  天津
 
  “十三五”工作回顾
 
  ——污染防治攻坚战效果明显。整治“散乱污”企业2.2万家,有效破解“钢铁围城”“园区围城”,3家钢铁企业有序退出,撤销取缔工业园区132个,完成“散煤”取暖清洁化治理120万户。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871”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更加绿色宜居。
 
  ——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天津。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
 
  ——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率先达峰和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绿色技术研发应用。
 
  ——积极对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实施工业污染排放双控,推动工业绿色转型。
 
  ——推进65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改燃或并网。
 
  上海
 
  2021年工作安排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下降。
 
  ——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浙江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9.5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从0.45吨标煤降至0.37吨标煤。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24%,煤电装机占比下降到42%。
 
  ——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和煤炭清洁利用。
 
  ——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设和“零碳”体系试点。
 
  ——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电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机制,落实能源“双控”制度,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20.8%,煤电装机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
 
  ——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腾出用能空间180万吨标煤。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广东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加强与央企战略合作,抓好能源、化工、金融等签约项目落地建设。
 
  ——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分区域分行业推动碳排放达峰,深化碳交易试点。
 
  ——研究建立用能预算管理制度,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制定更严格的环保、能耗标准,全面推进有色、建材、陶瓷、纺织印染、造纸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低碳化改造。
 
  ——推进煤改气、油改气,严格工地扬尘和露天焚烧管控。
 
  海南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主要污染物排放、能耗、碳排放强度提前完成国家下达控制目标。
 
  “十四五”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实行减排降碳协同机制,实施碳捕集应用重点工程,提前实现碳达峰。
 
  ——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控制目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降碳控制目标。
 
  ——研究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西藏
 
  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能源保障日益完善。
 
  2021年工作安排
 
  ——能耗、碳排放强度和污染减排指标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
 
  ——推广可再生能源替代和节能采暖。
 
  ——编制实施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研究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各类新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

技术支持: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京ICP备190060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339号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