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9 11:10 星期五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
首页 >> 行业新闻 > 企业动态 > 正文
大数据,兖矿数字化转型的引擎
字号:[    ] 发布时间:2020-01-21 09:21:04 来源:兖矿集团 发布人:刘一鸣

  12月6日,兖矿集团公司共享中心梁庆华接到通知,明天到鄂尔多斯陕蒙基地出差3天。只见他打开手机点开钉钉APP,在出差申请页面填入出差事由、目的地和时间,轻触提交后,就继续忙手头的工作。“叮”五分钟后,梁庆华收到一条信息,出差申请已被批准。

  “这简直是闪电速度,放在以前这个审批这得转两三个部门跑半天。赶上审批领导不在,啥时候批下来就不一定了。”梁庆华感慨说道。

  支撑“闪电审批”的是兖矿大数据工程项目。

  11月8日,兖矿集团大数据工程项目成功上线,ERP全覆盖项目成功完成系统切换。经过近一月的平稳运行,兖矿职工逐渐适应了审批、考勤等身边“小事”的变化。而随着这些“小事”一起产生变化的是兖矿集团管控模式、发展方式。

  大数据+,叩开挑战与机遇之门

  2013年到2016年,全国煤炭行业进入行业低谷,兖矿集团也深陷亏损泥沼。面对困境,新组建的兖矿领导班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调整战略规划、机构减员瘦身、建立效益倒逼成本机制、僵尸企业关停并转……一项项改革举措犹如手术刀般精准,切中多年来形成的积弊,让兖矿重新焕发活力。

  2018年,兖矿集团以294.7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名列《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399位。安不忘危、兴不忘忧。在欢欣鼓舞的同时,兖矿领导人看得更远。

  “历史形成的高投入、高负债、低产出、低效益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性解决,投资方式、产业层次、产品结构、商业模式仍需进一步优化。……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生产要素与传统产业嫁接不够,尚未成为引领和推动发展的主导力量。”

  2017年9月,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希勇在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剖析兖矿在发展方式、运营管控、思想观念、素质能力、担当实干五个方面存在瓶颈,并指出“必须实现传统产业与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有效嫁接,才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项目前期调研并不乐观。专家对兖矿集团信息化现状进行了高阶诊断——信息系统较多,建设时间跨度长,“碎片化”、“散点化”严重,数据整合难度大,形成“数据孤岛”。

  “大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石油”和“金矿”,更是集团公司实现数字化转型、厚植发展优势、赢得发展先机的重大机遇。”兖矿集团领导班子对大数据+煤炭有着深刻而长远的认识。集团公司把大数据工程项目作为重点工程,把原来的信息化系统全部推翻,从顶层设计开始,建设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涵盖集团各层级各单位的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2018年8月1日,兖矿大数据工程项目建设启动,兖矿集团组织流程负责人、关键用户、内部顾问260余人与IBM团队组成项目组集中办公。

  兖矿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任组长的项目指导委员会及项目领导小组、项目管理办公室和五个专项工作组,与IBM、SAP 公司合作,明确节点,分线落实,实施挂图作战。每月一次重点项目推进会,认领任务、制定方案、强化措施,大数据工程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大数据工程项目组克服了未来架构模式设计,数据提取、关联、交换,业务场景选择,内外部团队磨合等一系列困难,先后完成项目总体规划、ERP全覆盖业务蓝图设计等关键节点工作。

  2019年11月8日,经过“80天攻坚战”, 大数据工程项目上线,首批79家上线单位业务人员集中办公。这也标志着大数据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转入“落地实施”阶段。

  数据运用,打开“智慧之门”

  “确认设备周边无人,可以供电。”鲍店矿7302综放采煤工作面,综采二区维修电工刘士平完成现场巡检,确认可以供电后,按下供电按钮。工作面各类设备依次启动,同时,语音自动播放系统发出“设备即将启动”的安全提醒。操作人员再次确认无人后,通过遥控器设定行进方向等参数,启动操作按钮,采煤设备自动运转,井然有序地割煤、推溜、移架、传送,滚滚的“乌金”如流水般奔向地面……。

  在鲍店矿井下2132米长、287米宽的7302综放采煤工作面上,分布着58个高清摄像头,1000多个传感器,它们把采集到的图像以数据方式实时传输回来,经过提取、关联、判断,形成指令传输回去,保证智能化综采机根据实时环境正常运转作业。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融入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在于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大数据工程分管负责人,兖矿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尹明德十分重视大数据场景应用,“大数据运用要着眼于破解行业痛点,实现与行业应用场景深度结合,而不是简单地堆砌技术和功能。”

  兖矿集团结合煤炭、化工、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需求,选择多个应用场景,开展智能化试点,为智能矿山、智能化工、智能制造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目前,兴隆庄煤矿、东滩煤矿、天池煤矿、万福煤矿、发耳煤矿已建成骨干万兆环网;南屯煤矿、新疆煤化工、东华重工等14家单位建成工业云中心;鲍店煤矿成功打造国内首个常态化智能综放工作面;贵州能化发耳煤业通过智能化矿井建设成为西南地区唯一建成省级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矿井;济三煤矿以综掘机“遥控截割”+液压锚杆钻车+破碎机+皮带机“无人值守”配套模式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化掘进工作面;东滩矿试点智能型MES系统,以安全为核心,将日常工作涉及的人、机、料、法、环全面结合,系统实施后现场管理持续优化提升,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智慧化场景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的作业模式。鲍店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应用以后,在完成同样采煤量的前提下,每班次工作人员由14人减少到7人,工人劳动量大幅下降,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操作方式由原来的现场操作转变为自动化控制、人工干预操作,使作业人员远离危险区域,有效提高了现场作业安全系数。

  这些变化将形成诺米骨牌效应,引发企业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管理决策等各方面的改变,进而对整个行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拥抱大数据,拥抱未来

  “大数据工程对于加快培育‘大数据驱动决策’新模式、营造‘大数据管理融合’新生态,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伟在大数据工程上线仪式上对大数据在兖矿的发展做出预判。“实施大数据工程、打造数字兖矿是集团公司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能够有效破解信息孤岛、打破部门壁垒、实现集成共享,是对运营机制、管理方式、风险管控的重构重塑和重大变革。”

  实现ERP系统集团全覆盖,继续优化完善外围系统;推进煤炭、化工、制造板块三化建设,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示范;实现各级运营的在线监控和辅助决策,建设报表统计、经营分析、资源视图、动能中心、决策引擎等5大能力中心;加快产业延伸和生态建设,推进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兖矿数字化转型蓝图已经绘就,大数据引领着兖矿走向未来。

  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掘进工作面、智能化炉具生产线……像一颗颗珍珠在兖矿的各个领域熠熠生辉。兖矿用大数据工程串起珍珠项链,让梦想中的场景一一展现。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遥远的未来仿佛就在眼前。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各类新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
 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

技术支持: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京ICP备190060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339号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